陆基反舰弹道导弹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个"守门员"。东风-21D部署在沿海固定阵地

艳芳记 2025-04-08 22:59:12

陆基反舰弹道导弹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个"守门员"。东风-21D部署在沿海固定阵地上,射程再远也架不住人家航母编队绕道走。太平洋那么大,美国海军真要铁了心从菲律宾海或者关岛方向切入,咱们的陆基导弹立马就成摆设。2016年南海对峙能镇住场子,说到底还是占了家门口作战的便宜——要是换个战场环境,这套打法能管用吗?

空射弹道导弹的出现算是破局的关键。轰-6N挂着这枚5吨重的"大杀器"起飞,相当于把发射阵地前推了2000公里。原本躲在第二岛链的航母战斗群突然发现自己并不安全,这个心理威慑可比导弹本身的破坏力更吓人。不过话说回来,轰-6这种老平台挂着十几米长的导弹长途奔袭,真到了战时能突破层层防空网吗?这个问题恐怕连五角大楼的兵棋推演都给不出标准答案。

滑翔弹头+末端机动这套组合拳看着唬人,可现代海战早就不玩单挑模式了。美国海军去年测试的"标准-6"拦截弹,最大速度冲到6马赫不说,射高还覆盖了临近空间。咱们的导弹要是只会玩"高空高速"的老把戏,搞不好就成了人家反导系统的活靶子。好在从珠海航展曝光的CM-401超音速反舰导弹来看,科研团队明显在搞"多维度饱和攻击"的路子——高空有弹道导弹,中低空有鹰击-21,水底下还有鱼-8火箭助飞鱼雷,这套立体攻势才算摸着现代反介入作战的门道。

说到技术激进这事儿,空射弹道导弹确实够"疯"。全世界能把弹道导弹搬上轰炸机的就中俄两家,俄罗斯搞的"匕首"导弹射程才2000公里,咱们这个从轰-6N肚皮下甩出来的家伙,外界估算起码能打4000公里。不过技术越先进越容易踩坑,当年苏联搞SS-N-19"花岗岩"反舰导弹,纸面数据碾压美军"鱼叉",结果实战中电子对抗系统被干扰得找不着北。咱们现在这个新导弹的制导系统到底扛不扛得住EA-18G"咆哮者"的电磁压制,这个才是真金不怕火炼的关键。

美国海军最近几年疯狂追加"战斧"Block5的采购量,明摆着是要玩"以攻代守"的把戏。他们算盘打得精:既然防不住你的导弹,那我就先把你机场炸了。轰-6N这种需要长跑道起降的老式轰炸机,战时生存能力确实让人捏把汗。所以说光有矛不够,还得有盾。福建舰带着歼-35前出西太平洋搞动态部署,配合空射弹道导弹形成"移动发射架",这个组合拳打出来才算真正破局。

说到底,反航母作战从来都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体系对抗。当年苏联堆了上百艘核潜艇、几千枚反舰导弹,照样没拦住美国航母进黑海遛弯。如今咱们搞出空射弹道导弹,真正的价值在于撕开了美国海军"绝对安全"的心理防线——当航母指挥官开始纠结"那个闪着红点的轰炸机到底带没带弹道导弹"的时候,战略主动权就已经开始倾斜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撒手锏"武器用好了是威慑,用不好反而可能刺激对手铤而走险,这里面的战略平衡艺术,可比造导弹难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 阅读:146
艳芳记

艳芳记

艳芳记为您带来更多带给您优质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