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那天喝了点酒,站起来走路有点晃,他顺手拉了下裤子,摸到自己大腿上的肉,突然一

寒星破晓光淡 2025-04-08 23:13:04

刘备那天喝了点酒,站起来走路有点晃,他顺手拉了下裤子,摸到自己大腿上的肉,突然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那双曾经天天夹马鞍的大腿,如今竟然重新长出了肉,这不是好事,这是耻辱。 他眼圈一红,站在更衣帐里没出来,等刘表过来问怎么了,他只说一句:“髀肉复生,日月如驰,老矣,而无功。” 当年铁骑纵横的猛将,如今窝在他人地盘养肉,连个兵权都捏不住,英雄气短,难以下咽。 其实这已经不是刘备第一次窝火了。 从黄巾起义打到袁绍地界,从被吕布捅刀到投奔曹操,他一辈子在逃难。 现在好不容易在荆州混了个位置,看着还行,实则没实权。 刘表对他是客气的,但心里没把他当回事。 他手上没兵,身边也没地,就靠一张脸和一堆旧人脉混饭吃。 刘表属那种优柔寡断的主儿,天天跟他喝酒下棋,不谈军政。 刘备心里清楚,这日子久了,他再想翻身,那是真没希望了。 有天他听说曹操打了袁绍,拿下冀州,势头正猛。 他坐在椅子上没说话,等下人走了,站起来在屋里转圈,走得急了点,膝盖撞了案几。 他掀开袍子一看,那团久违的肉让他脑子嗡的一下炸开,他不是个爱哭的人,但那一刻眼泪还是下来了。 他想起自己在黄巾起义那会儿,天天打仗,连裤子都磨破好几条,哪来的肉? 那时候他睡马下、吃野草,只想着能有个立足之地。 现在三国快成定局了,曹操统一北方,孙权掌控江东,而他刘备呢?窝在荆州,靠别人赏口饭吃。 他不是没想过反击,他曾经找刘表谈过几次,想借荆州兵马打一打中原,起码能捞个地盘。 但刘表摇摇头,说现在不是时候,他连他儿子刘琮都不舍得让打仗,哪肯把兵给别人? 刘备也清楚,刘表看自己是个外人,怕自己壮大起来反过来抢荆州。 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他开始主动接近荆州的文臣武将,宴席上话不多,但说得有分寸。 蔡瑁那些人表面笑脸迎人,背后防他像防贼,刘备看得明白,但也没办法。 他只能悄悄安插自己的人,比如关羽、张飞那些老兄弟,慢慢在周边做铺垫。 他最信的就是这帮人。一个个跟着他从徐州打到长坂坡,不管穷富,都不离不弃。 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人提起南阳有个叫诸葛亮的小伙子,说这人读书很杂,脑子很清。 刘备一听来了兴致,立刻亲自跑去见他,第一次去了没在家,第二次也没碰上,第三次才在草堂里见到这个年轻人。 诸葛亮那时候才二十来岁,身形清瘦,说话慢条斯理,刘备跟他谈了整整一下午,连饭都没吃。 诸葛亮一开口就是天下大势,东吴曹魏一通分析,把刘备听得一愣一愣的。 那天晚上他回去没说话,第二天一早就拍着大腿说:“我找到了。” 找人是找到了,但怎么动手才是关键,他清楚光靠几个老兄弟和诸葛亮的脑子是不够的。 他得有兵有地,这个时候,曹操打南下了,准备进攻荆州,刘表急了,刘备也慌,但他没乱。 他明白,这是机会,天下混乱,他不趁现在下场搏一把,就真只能在别人的地盘等死。 刘表病重,死后传位给了刘琮,刘琮是个年轻人,主意不多,听了蔡瑁的话,直接把荆州献给了曹操。 刘备本来还有点幻想,结果被这举动一棍子打醒,他赶紧撤兵,边退边收人。 他那时候只有几千人,曹操带着十几万铁骑追得紧。 长坂坡一战,他被打散了队伍,赵云一人一骑,从万军中救出阿斗,这才保住了最后的底牌。 他跑到了夏口,碰上孙权,那时东吴也不安稳,正犹豫要不要打曹操。 诸葛亮亲自跑去劝,说你不打,现在还是你家,你一旦退了,江东就不是江东了。 孙权犹豫几天,终于下定决心。于是那场改变天下格局的赤壁之战开始了。 曹操大军被火烧连营,折损惨重,刘备乘势拿下荆南四郡,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 他把那些投降的将领一个个安抚,任命职位,做得极有章法。 接着又进军益州,一步步扩展地盘,直到后来在成都称帝。 他用了三十年,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小人物,熬成了三国一角的皇帝。 如今说起刘备,大多数人记得的是他仁义宽厚,礼贤下士。可那都不是他最本质的东西。 真正支撑他走到底的,是他那种“髀肉重生不能忍”的倔劲儿,是在最没希望的时候也要咬牙挤出一点希望的狠劲儿。 他不是赢在起跑线的人,他靠的就是熬。 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爬,哪怕摔倒一百次,也要爬一百零一次。 他的人生哲学,就藏在那一块肉里。 参考资料: 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