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李白烈士遗体。此照片为他牺牲四十三天后拍摄。 1949年夏天,上海刚刚解放不久,一份特殊的电报却打破了陈毅市长办公室的宁静。这是一封来自北平的紧急电报,发件人是中共情报系统的核心人物李克农。电报内容简单却分量十足——不惜一切代价,查找名叫李静安的同志下落。 这位李静安,湖南人,原名李白,1937年受党组织派遣前往上海组建秘密电台。十二年来,他在敌人眼皮底下坚持斗争,保持着上海与延安之间的生命线,将敌人军事、政治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中共中央。如今,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耀华夏大地,可这位功勋卓著的战士却不见踪影,这怎能不让人揪心? 陈毅当即拍板,指示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人全力寻找。侦查员们很快联系上了李白的妻子裘慧英。这位坚强的女性含泪诉说,自从5月7日与丈夫分别后,她再也没有见过他,解放后一直在上海各大监狱奔走寻找,却毫无消息。 侦查工作迅速展开。几天后,一名旧上海狱警提供了关键线索——1949年5月7日傍晚,淞沪警备司令部曾秘密从蓬莱监狱带走一批囚犯,据说要押去浦东杨思地区执行枪决。而李白最后的关押地点,正是蓬莱监狱。 循着这条线索,侦查员们来到杨思分局调查。当地居民回忆,那天晚上,整个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封锁,随后开来几辆军车,押下来十几个人。接着就听到了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声,最后是一阵密集的枪声。 1949年6月20日,在烈士们遇害44天后,上海军管会在齐家庙挖掘出12具烈士遗体。每一具遗体都被五花大绑,现场惨不忍睹。李白的妻子裘慧英来到现场,在一名身穿长衫的男子遗体上,她一眼认出了丈夫——通过衣服上的一块特殊补丁。 李白的遗体上印满了敌人的残酷:双腿被打断,指甲被拔除,身上布满弹孔,几乎面目全非。面对这一幕,陈毅震怒,立即向李克农通报了情况,并在电文最后掷下铿锵有力的七个字:"血债要用血来还!" 上海市委随即指令市公安局成立专案小组,由副局长杨帆负责指挥。侦查员们夜以继日地调阅原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的档案材料,一条条线索被抽丝剥茧,一个个环节被细致梳理。从史志礼到强元贵,从秦洪钧的电台到徐明秋的审讯记录,案情渐渐明朗起来,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人——国民党电讯特务头子叶丹秋。 叶丹秋,这位老牌电讯特务的落网并非偶然。当徐明秋在审讯中提到叶丹秋有个名叫董素芬的情妇住在苏州时,专案组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950年夏,六名侦查员乔装打扮来到苏州金台街珍珠巷一号,入住了正对董素芬家的悦来旅馆。他们轮流在窗边监视,昼夜不停。几天过去,董素芬的生活看似普通,并无叶丹秋的踪迹。侦查员们决定主动出击。一名侦查员拎着水果糕点登门拜访,自称是"叶先生的手下",却被警觉的董素芬关了门。第二天再访时,他巧妙地提到叶丹秋曾托他保管的"几件首饰",成功引起了董素芬的兴趣。 当董素芬急匆匆赶往上海,在北站附近旅馆秘密打电话后,一辆三轮车停在了旅馆门口。穿着白色西装的叶丹秋刚踏入旅馆,就被侦查员们当场制服。这个曾经的特务头子,在与情人相会的急切中,竟忘记了多年养成的警惕性。 审讯中,叶丹秋终于交代了他1948年12月如何锁定李白电台的过程。那年12月20日晚,他监听到可疑电波信号,将位置锁定在虹口江湾一带。12月29日深夜,叶丹秋带领特务包围了黄渡路住宅区,逐一排查,最终确定了李白发报位置。 回溯李白被捕那一刻,这位地下党电台报务员表现出非凡的镇定。当特务破门而入时,他刚刚完成情报发送,迅速将电报稿销毁,密码本粉碎,将收发报机还原成普通收音机。尽管毁灭了证据,但处境已经十分危险。 被捕后的李白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敌人用尽各种手段逼迫他交代组织情况和密码,从高官厚禄的利诱到烧红木炭、拔指甲的酷刑,但他始终坚守信仰,一字不吐。最终,1949年5月5日,蒋介石亲自下达了冷酷的指示:"坚不吐实,处以极刑。" 正义虽然迟来,但终将到来。1951年1月13日,上海人民法院以叶丹秋杀害革命烈士、破坏我党秘密电台等罪行,判处其死刑并立即执行。徐明秋因举报有功,从轻发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军统局内有地下党!”军统头子戴笠闻讯震怒,刚要下令缉拿“内鬼”,但看到名字后,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