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湘潭市,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那么,在40年前,也就是大约在1985年左右的湘潭市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从不同的方面来总结一下大约四十年前的湘潭市。 第一、这一时期的道路建设方面。 公元1982年,湘潭市河东地区的建设南路正式通车。这条城市主干道的通车,为将来的建设路口商圈的兴起,奠定了最初的雏形。然后在1983年,河西的韶山中路正式通车,成为了当时湘潭市最重要的城市主干道之一,当时的韶山中路,是双向四车道,而且路口还配备了红绿灯,是当年湘潭市最先进的城市主干道。道路修建完工后,湘潭工商银行大楼在1985年建设落成,这座银行大楼一共有12层楼,高大约为46.1米,是当年湖南省省内规模最大的银行大楼。后来,湘潭市完成了韶山北路的拓宽工程,和韶山中路完成了交汇,极大的推动了当时湘潭市的经济发展。 1985年,随着河东和河西的基础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善,使得城市的商业越来越发达,湘潭一大桥就成为了当时跨越湘潭河东和河西的交通咽喉。在八十年代,湘潭的学生们,经常以一大桥作为背景,进行合影。 第二、购物场所方面。 湘潭百货大楼在公元1971年开业,到了八十年代,是当时湘潭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百货商店,尤其是在商品方面,从普通的生活用品到当时昂贵的家电,商品是一应俱全,湘潭百货大楼一直到现在,都是市民们的集体记忆。在80年代,随着个体户的兴起,民主路市场在1986年开业,成为了当时湘潭市规模最大的农贸市场。 第三、娱乐和文化方面。 从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红月亮电影院和工人文化宫,是当时湘潭市市民最主要的娱乐场所。当年,市民们看电影、情侣约会、文艺排练等活动,都选择在这里。 雨湖公园是1954年建成的,到了八十年代,依然是湘潭市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可以说,雨湖公园承载了好几代湘潭人童年的回忆。 第四、工业基础方面。 因为湘潭市是国家的首批工业城市,在八十年代,这里的纺织印染厂、湘潭电机厂等企业的生产工艺,在湖南省省内遥遥领先。这些工厂,在当时的湘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业社区文化。 第五、教育发展方面。 湘潭大学在公元1974年恢复之后,在八十年代初期成为了全国重点大学。公元1982年,湘潭市的新华书店建成。八十年代的湘潭市新华书店,拥有上万本图书,是当时湘潭市市民和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场所。 第六、市民的物质生活方面。 在八十年代初期,蜂窝煤依然是湘潭普通家庭最主要的燃料。这一时期,市民们的服饰逐渐转变为西装、健美裤等时尚潮流。服饰方面,极大的反映出了八十年代湘潭市市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总结一下,八十年代的湘潭市,正处于一个传统到城市现代化的交汇点,这一时期的湘潭市工业基础相当的坚实,商业和文化越来越繁荣,市民们的日常生活也从最俭朴走向多元化,为现在现代化的湘潭市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现在的湘潭市,是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那么,在40年前,也就是大约在1985年左
雨珍聊好的过去
2025-04-09 03:07:10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