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独孤天下》,有个话题特别有意思:五姓七望出身的女儿家,真的贵比公主吗?这

墨染青天白 2025-04-09 10:59:00

最近看《独孤天下》,有个话题特别有意思:五姓七望出身的女儿家,真的贵比公主吗?这可太有讨论价值了,咱今天就好好唠唠。 在古代,一般都是皇帝掌权,皇权独尊。但东晋很特殊,是门阀政治,世家把控朝政,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从东晋到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遍地都是大朝廷、小朝廷,公主数量众多,似乎没那么金贵了。 在科举制度出现前,平民想做官大多得靠举荐和人脉,不敢轻易得罪世家大族。有些世家地主权势滔天,堪比皇帝。国库空虚时,皇帝都得省吃俭用,可这些名门望族却过着“朱门酒肉臭”的生活,他们不缺钱,缺的是官位和权力,一旦有了地位权势,就如同“隐形的皇帝”。就像唐朝之前的五姓七望(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起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强化,垄断了中央到地方的高官职位,累世公卿。在唐代,崔氏、李氏等家族出了数十位宰相,还通过联姻、门生故吏构建起庞大的社会关系网。 从社会文化层面来看,世族以“礼法门风”“经史诗文”为核心竞争力 ,像范阳卢氏“世代儒学”,荥阳郑氏“诗书传家”,这种文化资本被视为高贵象征,甚至超越政治权力。唐代科举兴起后,世族仍凭借家学优势占据进士科半壁江山,比如清河崔氏在唐代出了12位宰相、70余位进士,形成“科举新贵”与“旧族声望”的叠加优势。五姓七望内部严格通婚,拒绝与非世族(包括新贵、皇族)联姻,形成“婚姻不杂他姓”的封闭圈子。唐高宗曾下诏禁止“七姓十家”通婚,但没啥效果,反而强化了他们的“贵胄”形象。这种对血统纯净性的坚持,让他们在社会认知里成了“贵族”代名词。他们的“贵”是几百年积累的社会资本,靠儒学、礼法、婚姻网络构建起“精神贵族”形象,甚至让皇权都产生自卑,像唐太宗命人修《氏族志》,想提升皇族地位,却被世族排名压制。而公主的“贵”是皇权的附属品,虽显赫一时,却缺乏历史积淀的文化合法性。 从婚姻角度来看,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娶公主和娶世家女对仕途的影响很不一样。娶公主可能会影响仕途,因为驸马不能掌实权,要是公主和帝王以及未来帝王关系不好,还容易受宫斗政斗牵连。而娶世家女,能得到背后家族势力的帮助,有助于自身晋升,所以世家之间也倾向于通过联姻建立利益联盟。比如历史上唯一娶公主的状元郑灏,他本和清河崔氏有婚约,却被白敏中骗去娶了公主,此后他这辈子就忙着吃饭、睡觉、骂媒人,因为娶公主影响了他的仕途。 不过,说世家女贵比公主,也不是绝对的。从政治地位上讲,公主毕竟是皇室成员,理论上地位更高。像在东晋,王家虽权势大,但面对公主的求亲也不敢轻易拒绝。在一些大一统王朝,皇权稳固,世家得依附皇权,公主的地位还是高于世家女的。而且,虽然五姓七望很牛,但历史上想造反当皇帝的世家,大多都没成功。在朝代稳定、皇权强大时,皇室就是皇室,不是普通臣子能碰瓷的。 总的来说,在魏晋南北朝那种皇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五姓七望出身的世家女,在社会文化、婚姻等方面确实有很高的地位,说她们贵比公主有一定道理。但在大一统的强盛王朝,公主的政治地位和身份尊崇还是很明显的,世家女难以相比。 这五姓七望女儿和公主谁更贵,还真得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里去分析!

0 阅读:1
墨染青天白

墨染青天白

墨染青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