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在杀死张士诚的儿子张虬之后,在面对张士诚的军队的时候,一度处于一筹莫展的地步。只是,在这个时候,传来一个振奋军心的消息,那就是朱元璋在大家的拥戴之下,终于同意晋位成为吴王这件事。对此,在书中第五十五回《张豹排八门阵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正说间,辕门外传鼓数声,传说王爷有令旨到。徐达慌忙撤席,接入看时,原来是文武各廷臣,屡表劝进大位,太祖从请,自立为吴王。 看到没,正当徐达面对张士诚的另一个儿子张豹排兵布阵,而自己无法突破一事踌躇不定的时候,朱元璋的令旨到了。这个令旨的内容,说的就是朱元璋在大臣们的劝进和拥戴之下,终于成为吴王这件事。 不过,也正是这段描写,让虫子天下倍感疑惑。因为,这不是朱元璋第一次称王成为吴王,而是第二次。也就是说,加上这一次,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前,已经两次称王了。这在古代反抗统治者的起义军当中,还是从没遇到过的事情。难道说,上一次,也就是第一次朱元璋称王的过程,是假的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小说《英烈传》当中,第四十回当中,已经出现过朱元璋登基成为吴王的描写了: 却说次日,太祖出城取路而回。不一日,便至金陵。李善长、刘基、李文忠率文武迎于城外。即上表劝登帝位,太祖不允。次日,复同百官劝进,因择三月朔日,即吴王位,升奉天殿,群臣参拜称贺。次日,太祖告庙,建百司官属,并赐平汉功臣,论功行赏…… 看到没,这一段描写,是在平定陈友谅之后,朱元璋的手下大臣们认为天下大势已定,所以奏请朱元璋称帝之后的事情。而朱元璋也十分聪明,认为现在不是称帝的时候,只接受了称王的事情,于是在第四十回当中,朱元璋就已经是吴王了。 从第四十回到第五十五回,不仅在章节上出现了十几个章节的内容,就算在时间上,也有了很长的跨度。那么,小说当中,为什么会描写朱元璋两次称王的事情呢? 其实,原因似乎很简单。第一次朱元璋称王,是在平定陈友谅之后,为了稳定军心,朱元璋不得不接受属下的建议,即位成为吴王。而第二次,是在逼得张士诚几乎走投无路之后,也为了显示,自己才是真正的吴王,这才有了第二次称王的事情。要知道,张士诚也自称吴王皇帝,朱元璋此时再次称王,一方面是向张士诚表示,天下只能有一个吴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鼓舞士气。 果然,在朱元璋第二次宣布称王之后,徐达的军队有如神助,很快就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只能说,第二次称王的朱元璋,选择的时机,真的是恰到好处的!
朱元璋为什么保留他做过乞丐的历史?
【1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