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中银航空刚签完50架波音737的订单,后脚中国就对波音加征34%关税,50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10 11:40:40

3月底中银航空刚签完50架波音737的订单,后脚中国就对波音加征34%关税,50架成本直接暴涨20多亿美元。这钱是波音拿还是中银拿? 中银航空是3月28日签的单子,而中国对波音加征34%关税是从4月10日开始生效的。也就是说,订单是在关税上调之前签的,这就有点微妙了。 按照国际商业合同的一般规则,合同一旦签了,价格基本就定死了,后续政策变化通常不影响已签的协议。 就像你买房子,合同里写了总价,之后房价涨了跌了都跟你没关系。所以理论上来说,这34%的关税成本应该由中银航空自己承担,因为订单已经生效,关税是在这之后才加的。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合同里有没有“不可抗力”条款或者价格调整机制? 比如,如果合同里明确说了“如果政府加税,买方要承担”,那中银航空就得认栽,但如果合同里没写,或者把关税变化算作“不可抗力”,那波音可能就得自己消化这部分成本。 不过根据搜索结果,波音之前遇到类似情况时,一般会尽量和客户协商分摊,毕竟得罪大客户对生意没好处。 再看中银航空的背景,它是中国银行的子公司,总部在新加坡,但主要业务是国际飞机租赁。 这次买的50架飞机其实不是自己用,而是转租给外国航空公司的,比如美国航空、英国航空这些。 所以即使关税让成本涨了,中银航空可能会通过提高租金把这部分费用转嫁给租客,毕竟租客大多在海外,不受中国关税影响。 另外,波音现在日子也不好过,737MAX事故后,波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空客抢走了不少,再加上关税战,它更不敢轻易得罪大客户。 如果中银航空因为关税成本太高要毁约,波音可能会妥协,比如给点折扣或者延长付款期限,不然损失更大。 不过也有专家分析,波音的供应链本来就依赖全球,这次关税可能让它自己的生产成本也上升了,比如零部件来自中国的部分也被加税了。 所以波音自己可能也在亏钱,未必能完全承担这34%的关税。 这种情况下,双方可能会各退一步,中银航空承担一部分,波音承担一部分,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补偿,比如多送点维修服务。 最后,还有政治因素。中国和美国正在打贸易战,中银航空作为国企子公司,可能会受到政府的压力,尽量减少对波音的依赖。 但这次订单是在关税上调前签的,政府可能也不好直接干预,只能让企业自己处理。 所以综合来看,这钱大概率还是中银航空自己掏腰包,但波音可能会私下给点好处,双方都不想把关系闹僵。

0 阅读:64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