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恐怕要顶不住认怂了。
最近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对媒体表示,特朗普说只要中国愿意表态达成协议,他将会非常慷慨,有钱是在农业方面。紧接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表示:不要以人民币贬值来应对新的关税,并称此举将“对世界其他国家征税”。贝森特敦促中国不要采取这一举措,而应坐下来进行谈判。这句话听着像是一句警告,但结合当前的情况,我觉得更像是认输。
很显然,在当前中美已经彻底甩开膀子开干的时候,他非常希望中国能找他谈判,从而达成一个新的中美贸易协议。现在他表现得越急,越强调中美谈判,越不择手段施压,越证明他现在已经撑不住了。现在他的诉求已经从全面干掉中国经济,变成了至少别让中国对着美国农业出手。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填补35万亿美元国债的财政窟窿,但这一招他们不是没用过,2018年的时候就是这么玩的,只不过当时那场贸易战直接导致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1300美元。如今的104%关税则是将推高美国CPI至少2.1%,通胀反噬远超当时。苹果、特斯拉等企业股价暴跌,550万就业岗位流失风险加剧了美国社会动荡。
至于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工业回流和供应链重组也崩盘了。特朗普强迫制造业回流的策略遭遇现实打击。越南、墨西哥等替代国仍需从中国进口60%以上中间品,美国反而陷入“越制裁越依赖”的悖论。
老百姓可能不懂政治,但是他们懂什么对自己好,特朗普的“铁锈地带”选民可以为关税欢呼,因为特朗普曾经承诺加税后能让民众就业率提高。甚至密歇根一州的支持率就因为关税承诺被提升了5个百分点。但是当农民因大豆出口暴跌、制造业工人因成本上升失业的时候,这种“政治真人秀”。也就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目前不管是特朗普还是美国,都根本耗不起。
先说特朗普,2026年中期选举迫近,若中国坚持不妥协,特朗普无法兑现“制造业回流”承诺,将面临选民信任危机。美国财政部测算,关税战每持续一年,美国家庭税负增加1.8万美元,这种民生压力将成为选票毒药。
然后就是美国,美国国债利息支出突破1万亿美元/年,关税收入仅能填补部分缺口。贝森特希望中国“不要贬值人民币”,本质上就是担忧美元霸权进一步瓦解,削弱美国转嫁危机的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两大反制,也决定了美国不存在反击的机会。首先是中国自己的防御力太强了。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1万亿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半导体自给率从15%提升至35%,C919客机、比亚迪电动车等突破封锁,削弱了美国技术讹诈的筹码。
然后就是中国的反击还很有攻击力,我国对美国加征的关税,重点打击了农业,能源,高科技这些美国经济命脉,同时通过RCEP、数字人民币、CIPS系统构建“去美国化”新秩序。
特朗普的“谈判乞求”并非真诚妥协,而是旧霸权体系崩塌前的挣扎。其核心诉求已从“迫使中国让步”降级为“避免美国崩盘”。或者说得再直白一点,他的想法是至少希望中国暂缓对美农产品的反制,为中期选举争取喘息空间。等选举结束后,他还会继续卷土重来。所以不应该对特朗普抱有任何幻想与期待。
特朗普的104%关税如同1840年英国舰队的炮火恐吓,但2025年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从“一带一路”的供应链重构到数字人民币的金融突围,中国正在定义21世纪经济秩序的规则。
天涯左岸
其实美国只要闭关锁国,不跟其他国家交流,制造业应该能重新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