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乳母犯错,汉武帝下令斩了她,她就托人请东方朔出招。东方朔道:“若是真想活

历史有小狼 2025-04-10 18:23:28

汉武帝的乳母犯错,汉武帝下令斩了她,她就托人请东方朔出招。东方朔道:“若是真想活命,被拉走砍头的时候就不要多言,更不要抗拒,你只需要三步一回头地看着皇帝,一句话也不能说,或许还有希望。”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代皇帝,名头响亮得很。他在位时搞了不少大动作,比如盐铁专卖、削藩、北打匈奴,把汉朝国力推到了顶峰。小时候,他身边有个乳母,出身低贱,本来就是个普通宫女,机缘巧合照顾起了小刘彻。两人处久了,感情自然不浅,毕竟她把他拉扯大,喂奶换尿布的日子可不是假的。 刘彻登基后,这位乳母的日子也跟着好起来。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慢慢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地位蹭蹭涨。她腰杆硬了,心态也变了,觉得自己有了靠山,开始放纵家里人。她那些亲戚可不是省油的灯,有的在朝里捞官当,有的在外面仗势欺人,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事越闹越大,最后捅到了汉武帝耳朵里。刘彻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查清楚后火冒三丈,觉得乳母仗着旧情瞎搞乱搞,坏了法纪,直接下令砍了她脑袋。 乳母听到判决,腿都软了。她不是没想过自己会栽,可没想到会栽这么狠。毕竟她跟刘彻有那么多年的情分,喂奶养大的皇帝,怎么说杀就杀?她不甘心,觉得自己还有救,赶紧托人去找东方朔帮忙。东方朔是谁?西汉有名的聪明人,文学家兼滑稽家,脑子活泛得很。他在宫里混得一般,不算汉武帝特别器重的大臣,可关键时刻总能出奇招。这次乳母找上门,他听着她的哭诉,心里其实有点犯嘀咕。 为啥犯嘀咕?因为他知道汉武帝的脾气。这皇帝性格刚硬,决定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乳母这回犯的错还不小,纵容亲戚祸害一方,证据确凿,判死一点不冤。东方朔掂量了一下,觉得这事不好办。可乳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死活求他救命,他也不好直接撒手不管。想来想去,他琢磨出一个法子,告诉乳母:“行刑那天,你啥也别说,别喊冤别挣扎,就慢慢走,每三步回头看一眼皇帝,眼神要真诚,一句话都别多嘴。能活下来就看这招了。” 到了行刑那天,乳母被押到刑场。她按东方朔说的,老老实实往前走,每走三步就回头看一眼汉武帝。那眼神里带着点哀求,带着点不舍,像是在提醒皇帝当年她是怎么把他抱在怀里哄大的。汉武帝站在高处看着,乳母一次次回头,他心里估计也不是滋味。毕竟这女人不是外人,是小时候喂他奶的恩人。可他又不能随便改主意,毕竟法纪在那摆着,底下那么多人看着。正当行刑官要动手时,东方朔凑上前,低声说了几句话。史书没记他具体说了啥,但大概意思是点醒汉武帝:这乳母回头看你,是念着旧情,你长大了,她也没用了,放她一马得了。 汉武帝听完,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摆摆手,停了行刑。乳母捡回一条命,但没完全脱身,直接被流放边疆去了。这结果算不上圆满,可好歹保住了脑袋。东方朔这招为啥管用?不是他有多大面子,而是他摸透了汉武帝的心思。刘彻这人虽然硬气,但不是没感情。乳母那三步一回头的动作,像是在无声地敲他的心,让他想起小时候的日子。东方朔再趁势推一把,汉武帝就下不了狠手了。 这事过后,汉武帝继续当他的皇帝,朝廷里的事也没消停。到了晚年,出了个巫蛊之祸,闹得鸡飞狗跳。有人在宫里挖出木偶,说太子刘据要谋反。刘据急了,带兵反抗,最后没斗过,自杀死了。汉武帝知道后,一个人站在殿前发呆,后来下了一道《轮台罪己诏》,停了战争,轻了赋税,算是给自己晚年的瞎折腾认了个错。东方朔呢,晚年还在宫里待着,想告老还乡没获准,前93年病死在长安,墓碑简简单单,没啥排场。汉武帝前87年也走了,活了70岁,功劳不小,像打匈奴、推儒术,可晚年穷兵黩武加上巫蛊的事,也让人骂了不少。 乳母被流放后,日子过得苦哈哈。边疆风沙大,她一个老太太,天天坐在破屋子前望着远方,也不知道在想啥,最后死在那儿了。她这辈子,从宫女到皇帝亲信,再到罪人流放,起起落落,跟坐过山车似的。她犯的错不小,纵容亲戚搞乱子,害了老百姓,死刑不冤。可她跟汉武帝的旧情,又让这事多了点人味儿。东方朔救她,不是因为她多无辜,而是看她可怜,凭脑子给她争了个活路。 东方朔这人,聪明就聪明在懂人性。他知道汉武帝表面铁面无私,其实心里有块软地方。三步一回头这招,不靠喊冤叫屈,就靠一个眼神勾起皇帝的回忆,再加上他关键时候点一句,事情就成了。他不是啥大英雄,也没把乳母捧成好人,就是用最接地气的法子,干了件救命的事。

0 阅读:355

猜你喜欢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