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身高1.2米的李安甫离休后,用安家费盖好房屋后,将剩下的8.8万元退给了国家。李安甫说:“我和老伴商量,我们用不了这么多钱,这是党对我们的照顾,我们的需求满足了,剩下的应该退给党。” 李安甫1925年出生在山东乐陵刘桥村,家里条件不错,父亲是地下党成员,姑父宋哲元是抗日名将。小时候他就不是普通小孩,七岁玩飞镖,八岁能打移动靶,十岁自制火枪打乌鸦,准得让村里人直夸。1937年,日军入侵,12岁的他眼看着家园被毁,气得攥紧拳头,跑去参军。八路军嫌他太小,他不服,现场耍了一套武艺,飞镖扎树干,终于被收下。1938年,他加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当司号员兼文化教员,战场上吹冲锋号,嘴唇肿了也不停。 别看李安甫个子小,战场上他一点不含糊。1939年,他巡逻时撞上个日军军官,果断出手,抢了手枪干掉对方,还得了把德国造手枪当奖励。1942年,他接任务刺杀日军宪兵队长茨谷五雄,伪装成小学生混进人群,趁目标不备开枪,干净利落。同年,他又埋伏街角,干掉凶残的日军教官川岛谷川,子弹穿过雾气,正中要害。这些事迹传开,乐陵人都知道有个矮个子英雄,日本人听了头皮发麻。 1983年,李安甫离休,拿到一笔安家费。房子盖好后,还剩8.8万元,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普通人一辈子都攒不到。他没想过留着享福,也没打算给谁,而是跟老伴一合计,决定退回去。他觉得这钱是党的关怀,自己生活够用了,多的不该拿。第二天,他拄着拐杖,穿着旧军装,把钱送到了乐陵财政局。工作人员愣了,周围人议论开了,有人佩服,有人疑惑,但他啥也没多说,转身就走。 8.8万元在80年代能干啥?买房、做生意,甚至过上好日子,对很多人来说是梦想。可李安甫不这么想,他从战场上走来,见惯了生死,早就把个人得失看淡了。这笔钱对他不是财富,是责任。他退回去的不仅是钱,还有一种信念:党给的,不能乱用。这种想法在今天听起来有点“轴”,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老一辈革命者的本色。他的选择,让人看到一个时代的影子——物资匮乏,但精神很满。 退款后,李安甫没啥变化,还是住在刘桥村的小屋里,种点菜,过简单日子。他常给村里小孩讲抗战故事,义务当红色教育辅导员,去学校、纪念馆讲课,手写讲稿塞满布包。2019年,他还去了北京天安门,捧着国旗讲战友的牺牲,声音沙哑却有力。晚年他住进敬老院,房间里就几张老照片和30万字的回忆录,每天吹口琴,讲故事,精神头一点没减。 李安甫的故事听着传奇,但其实挺接地气。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就是个普通老头,用一辈子践行自己的信念。抗战时他拼杀,离休后他退钱,晚年还想着教育后人,这份初心从没丢过。反过来看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不少,可有时候我们反倒迷茫了。他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是换成自己,会咋选?这8.8万元摆面前,能不能像他一样干脆退回去? 李安甫身高1.2米,搁哪都不显眼,可他的事迹硬是让人忘不了。他用行动告诉大家,英雄不是看个头,而是看心有多大。从战场到生活,他始终没把自己放第一位,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80年代的8.8万元是巨款,今天可能不算啥,但那份忠诚和奉献,永远值钱。
1983年,身高1.2米的李安甫离休后,用安家费盖好房屋后,将剩下的8.8万元退
历史有小狼
2025-04-23 18:22: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