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美骑兵一师经过一天的追击,占领了朝鲜平壤。当消息传来时,麦克阿瑟更是志得意满的宣称:“如果中国胆敢进攻台湾,他会马上赶到台湾,亲自指挥作战,彻底打垮他们,让这一战成为震惊亚洲的灾难,而且或许能挡回共产主义。” 麦克阿瑟甚至自我总结道:“我每个夜晚都祈祷中国来朝鲜,我常常是跪下来祈祷。” 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迅速占领了汉城。 在朝鲜人民军的快速进攻下,美军不得不赶到朝鲜半岛进行支援。 美国的军事行动仅仅两天后,海军和空军便入侵了朝鲜的领海与领空。 同时,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尽管此时中国刚刚摆脱多年的战争困扰,但美国对中国的警告毫不理会。 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成立了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并任命麦克阿瑟为总司令。 中国多次声明,只要美军越过三八线,就绝不会置身事外,但美国对这些威胁充耳不闻。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甚至认为中国派兵的可能性极小。 美军将领麦克阿瑟更是轻蔑地认为,中国并不会真正介入朝鲜战争。 从1950年8月起,美军的轰炸机几乎每天都会穿越中国领空,对中国的城市和乡镇进行攻击。 毛主席早在战争初期就下令组建了东北边防军。 但如何帮助朝鲜,何时出兵,始终是中国领导层深思熟虑的课题。 胡乔木回忆,毛主席在做出这个决定时非常犹豫,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当时的国力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不希望再度卷入大规模战争。 但考虑到美国的强硬态度以及朝鲜的局势,中国决策层认为,只有通过介入战争,才能有效遏制美军的进一步扩张。 美军在进入朝鲜之前,曾分析过中国军队的装备和实力,认为中国没有空军、海军和重型武器,无法与美军抗衡。 1950年,美军骑兵一师占领朝鲜的平壤,麦克阿瑟确信中国不会参与这场冲突。 此时的麦克阿瑟甚至幻想,如果中国敢攻台,他会亲自指挥美军击溃中国军队,将其打击到彻底崩溃 他还在多次表示“每晚都在祈祷中国进攻朝鲜”。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做好了入朝作战的准备。 然而,由于美国军队的机械化优势,行军速度较快,军队的实际作战部署面临挑战。 中国的出兵问题一直在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出兵,开始集结志愿军。 10月,志愿军第40军在北镇发起了第一次对美军的突袭。 麦克阿瑟仍认为这只是零星的小规模交锋。 美军继续推进,派遣部队分兵前进。 与此同时,美军情报部门的反应相当迟钝。 负责对中国军事活动进行情报分析的威洛比将军,认为中国最多派遣几万士兵,并且威洛比更将中国军队视为“低级”的存在。 尽管威洛比的情报来源不断提醒他中国有可能大规模参战,他依然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及其战略部署。 随着志愿军在战斗中取得初步胜利,麦克阿瑟依然不相信自己的情报。 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尤其是美陆战第一师几乎在长津湖战役中全军覆没。 1951年,4月,杜鲁门总统宣布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 麦克阿瑟回国后发表了《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讲,尽管他依然声称自己为美国的伟大胜利而战,但这场讲演并未赢得人们的尊敬。 在长津湖战役中,受到重创的美陆战第一师的受伤官兵回到美国后,对麦克阿瑟的演讲也嗤之以鼻。 曾经担任美陆战一师师长的史密斯在回忆录中,回顾了与中国志愿军的对抗,称长津湖的战斗是“钢铁部队与钢铁人”的较量。 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作战,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新的尊重。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斯大林最初鼓励金日成发动战争,但当战争局势急转直下,美国介入后,苏联迟迟未能积极提供支持。 1950年年底,中国志愿军的卓越表现震惊了苏联,斯大林才决定提供空中支持,并开始向中国提供大量军事援助。 苏联的援助还包括战后提供的154个工业项目。 在长津湖和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展现出的顽强战斗力令美军感到震惊。 这些惨痛的教训也促使美国在后来的越南战争中严格限定作战区域。 战争展示了中国军力的崛起,这使得长期轻视中国的日本感到压力。 然而,另一方面,朝鲜战争也帮助日本恢复了经济,美国为支持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大量援助。 1972年,日中关系也实现正常化。 参考文献:[1]李俊超,刘景岚.抗美援朝时期吉林省卫生保障工作研究[J].东疆学刊,2025,42(1):133-141
1950年10月19日,美骑兵一师经过一天的追击,占领了朝鲜平壤。当消息传来时,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10 21:47:18
0
阅读: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