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奴性”重的人,才会沉迷在人情世故那套“自我矮化”的表演里!把敬酒顺序、递烟

静谧林间小径 2025-04-11 00:01:44

只有“奴性”重的人,才会沉迷在人情世故那套“自我矮化”的表演里!把敬酒顺序、递烟角度当成“高情商”,把“曲意逢迎”包装成“圆滑世故”。殊不知这不是成熟,而是越来越擅长扮演“奴隶”。以为在适应社会,其实不过是活成社交假人罢了! 从出生到进入社会,所有人都在告诉一个道理,什么叫“规矩”,什么叫“体统”。尤其是进入社会之后,只要在比较大点的公司,或者说开的薪资比较高,那么就要被迫懂得什么叫人情世故。这是个人业绩之外的必要能力,业绩很好,不会“揣摩上意”也是白搭。 出门宴请,鱼头要对准谁,敬酒要用怎样的顺序,递烟的角度,敬酒的高度,称呼是否妥当,似乎这是每个打工人必备的技能,如果不掌握这些,那么“仕途”就不会走的太远。既然这个社会有这样的需求,为什么上学的时候不专门开个“人情世故”的班,好好给大家培训一下。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活的窝囊,没有脊梁。但是每个被迫弯曲的脊梁下,都可能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家庭。所以能说这种人的思想是错误的吗?或许我们没有资格。但是他们没有错的话,那么就是这个社会上有人“病”了,或者说社会“病”了。 “用权利最大的为难所有人”这句话不分各行各业,不分年龄。所以罪魁祸首是“权利”吗?更严谨的说,错误是不是出在沉浸在“权利”的人当中。我们对反对封建礼教走了数十年才走到现在,但是现在的社会出现了比这种情况更加恐怖的“现代礼教”。 阿谀奉承、八面玲珑、曲意逢迎,这些词汇如果出现在一个在外奋斗的男人身上,可以说他没有骨气,奴性强。但是对于家里他是上赡养老人,下抚养孩子的男子汉。被算不算“病态”谁又知道呢?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90

用户16xxx90

2
2025-04-11 07:33

这可是五千年的文化,培育了十多亿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老百姓

静谧林间小径

静谧林间小径

静谧林间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