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谈要么打?特朗普给了中国48小时考虑,结果等来了一句:奉陪到底!这下美国有点骑虎难下了,真动手自己先受不了,不动手面子又挂不住。这场关税仗看着没硝烟,其实比热战更狠,现在就看谁先撑不住了。 这种"极限施压"是特朗普惯用手段,之前对欧盟、日本都用过。这次他想故技重施,拿关税当筹码迫使中国让步。但中国经济结构已有明显调整,内需市场强大,抵御外部冲击能力增强。 中国不是欧盟也不是日本,没那么容易被吓唬住。特朗普可能以为中国还像十年前那样,靠出口美国过日子,所以才敢拍桌子喊 “48 小时不妥协就加税”。但他没算到中国这几年早就变了。 现在中国经济就像一棵根系发达的大树,以前主要靠外贸这根 “主根” 吸水,现在内需市场就像无数细小的根须,深入土壤里吸收养分。2024 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 的贡献率已经超过 60%,老百姓自己就能撑起大半片天,哪还像以前那样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也有牌。美国农民种的大豆、产的玉米,有一多半都指着中国市场;底特律的汽车厂、硅谷的科技公司,也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要是特朗普真敢把关税加到 84%,中国反手就对美国农产品、汽车、芯片这些 “命门” 开刀。美国农民去年刚因为贸易战亏得底裤都不剩,要是再来一次,他们能饶得了特朗普? 再说全球供应链这一块,美国企业早就和中国深度绑定了。就拿苹果手机来说,从深圳的组装厂到郑州的零部件供应商,哪一环离得开中国? 要是特朗普硬要把关税拉满,苹果手机价格翻倍,美国消费者第一个不答应。而且欧盟、日本这些国家也不傻,他们已经开始跟着中国一起反制美国,比如欧盟准备对美国波旁威士忌、橙汁加征 25% 的关税。特朗普这招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买卖,最后可能变成 “杀敌八百自损两千”。 现在最尴尬的就是特朗普自己。他要是真动手加税,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先遭殃,中期选举说不定就得丢票;要是不动手,又显得自己说话不算话,面子往哪儿搁?中国这边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直接回了句 “奉陪到底”。这就好比两个人掰手腕,特朗普一开始用力过猛,现在手都抖了还不敢松劲,只能硬着头皮撑着。而中国就像练过太极的高手,四两拨千斤,用内需市场和全球朋友圈慢慢耗着,看谁先撑不住。 其实这场关税战根本没有赢家。美国的关税最后都得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得多掏 830 美元;中国出口企业虽然短期会受点影响,但国内市场足够大,完全可以把出口转内销。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比如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已经让美国的技术封锁越来越不管用。这场仗打到最后,说不定反倒是中国借机完成了产业升级,而美国却落得个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下场。
特朗普肯定是急眼了。本来期待关税大棒一挥,各国立即跪拜求和,就可以漫天要价。谁知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