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于4月10日写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怕挑衅。我们不会退缩。 她还转了毛主席那段话,历史和现实就这样连了起来。时代变了,挑衅的方式也变了,但本质没变,总有人想试探底线。这几句话虽然简单,却像敲响了一记重锤,表明立场:谁也别想让我们低头。 毛主席当年说,战争时间不由我们定,对手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直到彻底胜利。 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外敌压境,但靠着不屈的意志硬是撑住了,敌人最终耗不下去,只能退场。 这段历史不只是胜利的记录,更是一种态度的传承,面对任何挑衅,都绝不退让。 如今毛宁的话,把这种精神接续了下来,挑衅不再只是枪炮,可能是经济上的限制,舆论上的攻击,或者外交上的刁难。 形式变了,但意图没变,总想看看我们会不会软,这几句话就是在说:想都别想。硬气不是空口号,是有底气撑着的。 这份底气从哪来?过去靠的是人的信念,今天则是实力和意志并存。 经济、科技、军事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更深层的是那份从历史中带来的自信。 毛宁的表态不只是官方的声音,也是无数人内心的共鸣,面对压力,不急不躁,继续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现在的状态。 不退缩从来都是原则,历史已经证明,软弱只会让人得寸进尺,强硬才能让人有所顾忌。 现在的挑衅可能更隐蔽,但应对的方式没变,毛宁说“我们不怕挑衅”,意思很清楚:你来试试,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谁也别想占便宜。 这种态度还带着一种从容,毛主席当年说让对手定时间,反正最后赢的是我们。 现在毛宁的话也有这股淡定,像是告诉所有人:随便你怎么折腾,我们不慌。 这种自信不是凭空来的,是从一次次挑战中磨出来的,从过去的艰难岁月到今天的崛起,这条路走得踏实。 这不只是国家的事,也和每个人有关,网上很多人觉得这话说得解气,因为心里都有这股劲。从抗灾到防疫,面对困难时总能扛过去。 这种精神从历史传到今天,一直都在,毛宁的话就像点了一把火,把大家的信念连了起来。 和平年代说这些,不是为了挑事,而是为了守住底线,和平靠实力和态度维持,没人会无缘无故让步。 毛宁的表态是在提醒:别误判形势,真要较量,我们不怕,这不是逞强,是事实摆在这儿。 最终,这一切都指向坚持到胜利,毛主席的话在今天依然管用,毛宁的发言则是把这精神往前推了一步。 挑衅可以存在,但退缩不会发生,这份决心从过去走来,也会走向未来。大家怎么看?留言说说吧!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于4月10日写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怕挑衅。我们不会退缩。
霁雪寒松
2025-04-11 09:32:32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