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山东胶县一名死刑犯即将被枪决,但他一直喊冤,“杀头饭”也不吃,监督行刑的长官决定重审,结果发现事情不简单 …… 1955年的冬天,山东胶县笼罩在寒冷的气候之中。这年12月30号,胶县人民检察院接到一份重要文件,要求执行一起死刑案件。 助理检察员刘明智接到了这次的监督任务,案件涉及一个名叫安乐三的死刑犯。从档案记载看,安乐三犯下了多项罪行,包括两起人命案,应当被执行枪决。 当日上午,刘明智带队押送安乐三前往胶县十六区张应村,准备召集群众进行公审。二十公里的路程,安乐三起初表现得很平静。 当囚车驶入十六区区公所时,情况出现了变化。安乐三从周围群众的议论中,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一位老人从人群中走出。安乐三看到这位老人后,突然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俺舅,我是安乐三啊,我冤枉啊!"他的哭喊声传遍了整个院落。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押解人员试图将安乐三拉起来,但他始终瘫倒在地上。到了区公所后,安乐三的情绪仍然没有平复。 中午时分,一名押解人员匆忙找到刘明智,报告了一个异常情况。安乐三不仅一直在喊冤,而且拒绝进食。 刘明智经手过不少死刑犯,但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在他的经验中,死刑犯临行前大多会吃一顿"杀头饭"。 从区公所到张应村的路上,安乐三的反常表现一直萦绕在刘明智的脑海中。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检察员,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案件。 抵达张应村后,刘明智没有立即进行死刑执行程序。他让村干部先安排一间房子,派民兵看守安乐三。 这个决定改变了案件的走向。刘明智立即找到县巡回法庭的庭长王洪海,向他说明了自己的疑虑。 两人一致认为,在案件存疑的情况下,应当暂缓执行死刑。这个决定,为后来真相的揭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此时的安乐三,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发生转折。他仍在那间临时关押的房子里,等待着未知的结果。 在案卷上,安乐三的罪行看起来证据确凿。起诉书显示他犯下了四项重大罪行,其中最严重的是两起人命案。 刘明智和王洪海决定先从安乐三本人入手调查。当天晚上,他们来到关押安乐三的房间,准备重新审问。 面对两位办案人员,安乐三再次声泪俱下。他说自己被抓后,曾多次被押回村里跪着"坦白认罪"。 在这个过程中,看押人员不断对他进行"教育"。他们给安乐三讲述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张世瑞的案子,另一个是王龙萧的案子。 看押人员告诉安乐三,张世瑞虽然犯了五条人命,但因为认罪态度好,只判了五年。而当过伪军团长的王龙萧也因为认罪态度好,免于一死。 这番话引起了刘明智的警觉。他立即调阅了张世瑞和王龙萧的案卷,发现事实与看押人员所说完全相反。 两人都已经因罪行严重被执行枪决。这个重大发现让调查出现了转机。 更让刘明智和王洪海感到蹊跷的是,他们在案卷中找不到对安乐三的正式判决书和起诉书。只有一张简单的呈批表。 经过研究,复审小组决定从两个死者的家属入手调查。第一个死者是安乐福的母亲,据称是被安乐三用铁锹打死的。 调查人员找到了安乐福,但他表示当时不在场。好在他们找到了在场的证人——安乐福的二嫂。 二嫂的证词彻底推翻了指控。她证实安乐福的母亲是因为生孩子得了产后风去世,与安乐三无关。 当问及为什么会有人检举安乐三时,二嫂道出了真相。原来村干部找她按了手印,她是个不识字的寡妇,根本不知道纸上写的是什么。 第二个死者是安乐贵的妻子。据称她被安乐三打得流产身亡。调查人员几经周折找到了安乐贵的姐姐。 起初,安乐贵的姐姐因为害怕报复不愿说话。在检察人员的反复劝说下,她终于说出了真相。 原来,安乐贵妻子的死与安乐三完全无关。真正的凶手是安乐常,他在醉酒后调戏安乐贵的妻子,导致她早产大出血去世。 更讽刺的是,真凶安乐常早在1951年就已经被处决。这个案子被人栽赃到了安乐三头上。 至此,安乐三身上最重的两项罪名都被澄清。其他指控中,四头牛的事情也是捏造的,只有敲诈2000元伪币的事实成立。 随着真相大白,案件进入了新的阶段。复审小组向上级提交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建议撤销原判。 基于调查结果,法院宣布对安乐三改判"教育释放"。这个判决充分考虑到了安乐三敲诈2000元伪币的事实,既维护了法律的公正性,又避免了错杀无辜。 案件平反后,这件事在司法界引起了广泛关注。1956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其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进行了通报。
1955年,山东胶县一名死刑犯即将被枪决,但他一直喊冤,“杀头饭”也不吃,监督行
品古观今吖
2025-04-11 11:00:08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