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与美方谈关税互免?因为“被蛇咬过两次”。2018年,中美初步达成贸易

哄动这史记 2025-04-11 11:14:09

中国为什么不与美方谈关税互免?因为“被蛇咬过两次”。2018年,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共识,美方却迅速反悔,加征高额关税。2019年,双方签署协议,中方承诺增加采购,美方却未完全兑现减免关税承诺,还保留技术限制。俗话说,“一次被骗,二次警醒”,对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性格,我们绝对不能再抱有幻想。   最近的中美关税大战可比电视剧都精彩,刀光剑影你来我往的。   前几天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中国立马宣布了反制措施,增加了同等的关税。   从4月10日起,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关税再加34%。这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从大豆到飞机,从特斯拉到苹果手机,全在清单上。   这决策一出来,特朗普立马在社交媒体上跳脚:“要是不撤回,信不信我加税50%!”   他以为104%的离谱关税能震慑到中国,殊不知中国早就不是以前受制于人没有话语权的国家了。   有人好奇,现在都讲究“世界大团结”,作为两个大国,为什么不能互相让一步,直接把关税免了。   作为一个友好的民族,我们向来是不主动使绊子的,之所以无法互免关税,还要硬刚到底,那是因为美国早就“前科累累”了。   2018年特朗普刚挑起贸易战,中国还抱着"以和为贵"的心态去协商,结果美国签完协议转头就反悔,加税商品从五百亿飙升到两千五百亿美元,直接让长三角、珠三角的工厂老板们一夜白头,一下流失了大约两百亿美元订单。   2019年第一阶段协议签署时,中国超额完成采购承诺,但美方仅将一千二百亿美元商品税率从15%降至7.5%,剩下的三千六百亿美元商品仍维持原税率岿然不动。   这种“协议墨迹未干即遭撕毁”的反复,彻底摧毁了谈判信任基础。   而中国对于这样不诚信的行为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启动了三重战略转型。   2020年对内启动"双循环",芯片自给自足率两年翻倍,新能源汽车拿下全球六成市场份额。   对外加速布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班列五年运量暴涨五倍,硬是把中美贸易占比从15.5%压到11.2%。   更绝的是通过加入数字经济协定、申请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海南试点八百种商品零关税,用自主开放对抗美国封锁,这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堪称教科书级别。   吃一堑长一智的中国在这次的关税战争中,还直接亮出稀土管制这张王牌,精准打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命脉。   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这关税大棒,最后到底砸了谁的脚?   2022年就因为对华加税,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飙到8.3%,沃尔玛的日用品价格涨了15%到25%。现在再加34%关税,普通家庭每年得多掏一千二百美元,相当于白干一个月。   这一系列的奇葩操作使得美国现在陷入了三重怪圈。   想用"友岸外包"替代中国,结果墨西哥35%的零件还得从中国进口。   想靠关税填补财政窟窿,结果钱没赚到反而推高物价。   最要命的是两党较劲,拜登延续特朗普政策又追加五百二十亿芯片补贴,搞得企业左右为难。   就像网友吐槽:"这哪是制裁中国,分明是制裁自家钱包!"   中国外交部也早就把话撂得明明白白:“要谈就得平等尊重,再搞威胁施压免谈。”   其实看看中国最近的动作就懂:加入数字经济协定、推进数据跨境流动,这些制度型开放可比关税谈判高端多了。   中国从“被蛇咬”的教训中领悟:依赖让步换不来尊重,唯有实力重构规则。如今早已是全球化时代,还有人妄想通过单边压制维系霸权的行为,迟早会被时代抛弃。   主要信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4月8日《应对美国“对等关税” 中国连环反制》

0 阅读:0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