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画里的牛眼,流传千年仍炯炯有神
云逸赏析名画
2025-04-11 16:25:46
☘️韩滉的《五牛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设色画作,其艺术价值、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均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画面以五头牛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姿态各异:或俯首食草,或翘首低鸣,或回首舐舌,或蹭痒缓行,最后一头牛则头戴络首,神情不忿。虽无背景衬托,但通过动态的视觉韵律,暗含时间流动感,形成“悠食-搔痒-鸣叫-回首-缓行”的叙事节奏,开创了长卷式动物题材的构图范式。
·
☘️韩滉运用“枯柴皴”表现牛毛质感,以铁线描勾勒轮廓,线条粗壮有力,兼具块面感与流畅性,凸显牛的强健与沉稳。通过赭、黄、青、白等色的层染与水墨晕染结合,根据牛体凹凸施色,既保留了唐代工笔重彩的技法,又赋予牛身立体感。牛眼以“漆瞳法”点睛,千年后仍炯炯有神,成为全画“牵动全局的关键”。
·
☘️《五牛图》是麻纸材质印证了唐代造纸工艺的成熟,填补了书画材料史的空白。其技法体系(如层染与晕染结合)为研究唐代工笔重彩提供了孤本样本。该画历经北宋宣和内府、元代赵孟頫、明代项元汴、清代乾隆内府收藏,后因战乱流落海外。20世纪50年代重金购回,故宫博物院耗时八年修复千余虫洞,终使其重现光彩。画作上的14方鉴藏印(如宋高宗“睿思东阁”、赵孟頫“松雪斋”)更构成了一部千年鉴藏史的缩影。
·
〰️赵孟頫盛赞:“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并多次题跋考据其源流。
〰️乾隆皇帝为画题诗四首,称其“要因问喘识民艰”,将牛的形象提升至体察民生的政治高度。
·
🎨分享世界名画,每天进步多一点~
🎨我是Anna,与您一起打卡世界名画,提升审美。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