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质斌退休后,在家门口和孙子拍了一张留影,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来,邢质斌非常的朴实低调,穿着非常休闲,也没有化妆,纯素颜出镜,尽管已经年过古稀,但仍然精神矍铄。 2012年春天,网络上一则"央视著名主持人邢质斌复出"的视频引发了轩然大波。视频中,身穿红色无领西装的邢质斌坐姿端正,用熟悉的《新闻联播》语调播报着一则商业消息。这段5分13秒的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引来无数网友的讨论,"国脸"、"复出"、"仿《新闻联播》"等关键词一时成为热搜。 "晚节不保"这样的评论如潮水般涌来,让已退休三年的邢质斌措手不及。真相却是,这段视频本是她应朋友之邀,为山东潍坊一家食品企业录制的内部拜年视频,本不打算公开。得知视频流传到网上后,邢质斌第一时间出面解释,她的老搭档赵忠祥也挺身而出:"我们都为央视服务了那么多年,对央视还有别人难以理解的感情。我不相信邢质斌会利用央视身份为企业做宣传。" 这次风波过后,邢质斌更加低调了。偶尔有媒体拍到她,大多是与孙子一起散步的身影。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位曾经的"央视大姐大"穿着十分休闲,素面朝天,没有一丝电视上的架子,尽管已年过七旬,但精神依然矍铄。 退休后的邢质斌生活节奏完全放慢了下来。早晨,她会端着一杯清茶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云卷云舒;闲暇时,她会去菜市场逛一逛,尝试挑菜、讨价还价;下午,她常常等在学校门口,期待孙子放学的身影,祖孙俩一路走回家,听孩子讲述学校里发生的趣事。 "以前工作、生活都很忙碌,退休以后,我忽然觉得自己的时间变多了。"邢质斌在一次罕见的采访中说道。她与老伴朴赞宏的关系一直很好,两人已相伴48年。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约上三五好友去郊游;天气不好时,便在家里看看电视、聊聊天、翻翻闲书。 虽然回归了平凡人的生活,但邢质斌并没有停止奉献社会。她经常受邀去各大学校讲课,分享自己的播音经验,从不收取任何报酬。各种慈善活动和公益事业中也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帮助别人就是幸福,"她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008年8月31日,邢质斌与罗京像往常一样坐在《新闻联播》的演播厅里,配合默契地播报着当天的新闻。没人想到,这竟是罗京最后一次出现在荧屏上。不久后,邢质斌在医院见到了做完化疗的罗京,那个曾经精神抖擞的搭档显得异常虚弱。看着这位朝夕相处十几年的"弟弟",邢质斌满眼心疼,不断给他讲述演播厅里发生的趣事,为他加油打气。 2009年6月,罗京因淋巴疾病离世。亲眼目睹了生命的脆弱,61岁的邢质斌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她意识到自己这些年为工作付出了太多,却忽略了家人。"孩子的家长会都是丈夫去参与的,有时候老人生日,我也无法赶回来出席。"带着这样的遗憾,邢质斌在2009年7月提交了退休申请。 回顾邢质斌的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7岁那年。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她本想继续深造,却因特殊原因被迫下乡,成为河北宁晋县的一名知青。初到乡村,邢质斌有些不适应,但她很快放下城里人的架子,与当地人打成一片。村民们看到这个勤劳朴实的北京姑娘,便推荐她去公社大队广播站当播音员。 为了提高播音水平,邢质斌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一边听一边大声模仿。每当她播报时,村民们都会停下手中的活,静静聆听她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经过两年的刻苦练习,邢质斌终于掌握了"打开后槽牙"的感觉。 1973年,26岁的邢质斌被调回北京,在大兴县广播站担任播音员。次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录音科科长宋培福在岳父家过年时,偶然听到了邢质斌的播音,被她那"小钢炮式"的女声震惊。通过李茂福的引荐,宋培福很快找到了邢质斌,亲自为她办理了调入央视的手续。 那天,邢质斌突然回家,父母还以为她犯了什么错被开除了。听到女儿要去央视工作的消息,全家人欣喜若狂。1976年7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试播,邢质斌作为第一批播音员站在了全国观众面前。 33年的央视生涯,邢质斌始终保持着零失误记录。1981年,她迎来了第一位搭档赵忠祥;不久后,年轻的罗京接替赵忠祥,成为邢质斌的新搭档。章壮沂曾这样评价他们:"论过目不忘,播音员中属邢质斌与罗京功夫最硬,那些稿子上面飘满了红气球,看得我们腿都发软,可他们就能镇静自若地播出来。" 1991年,已经在播音岗位工作多年的邢质斌曾向台里提出转岗当记者,但被婉拒。领导和同事的耐心开导让她明白了自己的不足,随后她报名去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学院进修,补齐了理论方面的短板。2006年,她获得了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
邢质斌退休后,在家门口和孙子拍了一张留影,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来,邢质斌非常的朴实低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4-11 21:14: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