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战争看中国,又有一国出兵乌克兰,才知道毛主席做得有多对 2月26日,

陌上伊人笑 2025-04-12 00:03:56

从俄乌战争看中国,又有一国出兵乌克兰,才知道毛主席做得有多对 2 月 26 日,Avia 网站一则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国际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报道指出,英国、德国和法国正积极筹备,准备派遣部队前往乌克兰,旨在“维持”当地的停火局势。 “维持”这两个字用的太好了,他们是为了“保护”乌克兰,所以“善意”的派遣部队进入乌克兰。 法国看到“老兄弟”已经出手了,自然也不甘落后,积极展开游说工作,期望将欧洲部队部署在远离前线的乌克兰主要城市以及关键基础设施周边,表示可以“帮助”乌克兰保护这些区域的安全。 美国老大哥自然也不甘落后,对于英法德三国出兵乌克兰的提议,迅速表达了支持态度。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接说这是一个 “特别简单的问题”,完全不需要思考什么。 这下子,作为战争的另一方,俄罗斯可是不乐意了。俄罗斯外交事务副部长亚历山大格鲁什科明确表态,俄罗斯坚决抵制将欧洲部队安置在乌克兰的想法,直白的指出,这是欧洲国家想要 “迈向升级的一步”。 其实,不只是俄罗斯坚决反对,其实在欧洲内部,对于出兵乌克兰一事,各国也是意见不一,各有各的小算盘。 克罗地亚总统与斯洛文尼亚总统就认为,在没有获得俄罗斯同意的情况下,想要在乌克兰建立大规模西方维和部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欧洲也有大小国家之分,他们担心,就算是安全和政治环境允许,但是要想凑齐这么大规模的维和军人,也是很难的。 其实这个想法并不奇怪,要知道,这些地广人稀的小国家,总体人口本身就不多,到哪里给他们凑出这些部队呢? 再说了,并不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有野心“更进一步”,力自己出了,但肉没吃多少,全是给他人做嫁衣。这种内部的分歧,不仅削弱了欧洲的团结,更为维和计划的顺利实施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如今的中国国力日益崛起,世界地位也稳步提升,靠的不是委曲求全或贪婪扩展,早在多年前,毛主席就为我们指出了崛起的正确之道。 毛主席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提出了影响深远的 “三个世界” 理论。 1972 年,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时,高瞻远瞩地指出:“美苏两家争霸,搞超级大国是不行的。” “三个世界” 理论的提出,为中国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打破了在两大阵营中间“受夹板气”的困局。 相信看过《那兔》的观众一定记得,有一幕是兔子非必要不使用“否决票”。这其实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要知道自 1971 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至今,中国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的次数不超过二十次。 反观当下,欧洲多国派兵一事,无情地暴露了欧洲 “价值观同盟” 的脆弱本质。在利益的驱使下,欧洲内部多国各怀心思。这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与中国坚持的 “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等外交理念背道而驰。 中国始终坚信,每个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他国无权干涉。这种外交理念,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支持,只有尊重才能换来尊重。 要知道,在俄乌冲突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中,中国始终扮演着劝和谈、促和平的角色,展现出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早在2023 年,中国就郑重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文件中,中国明确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一系列建设性主张,得到了联合国大会 147 国的坚定支持。 每个国家都在喊“爱与和平”,但有的是嘴上说说,有的是脚踏实地的去做。中国提出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扎根实际的去做。 以中方促成沙特伊朗复交这一重大外交成果为例,2023 年,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与调解下,沙特和伊朗这对长期存在矛盾的中东大国,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和解。 此外,“一带一路” 倡议作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自从提出以来,贸易额累计超过22.1万亿美元。各国在合作中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资料:中华网:欧洲多国表态继续挺乌 维和部队计划引争议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陌上伊人笑

陌上伊人笑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