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秋,宋霭龄收到儿子孔令侃发来的电报,一看内容却大惊失色,儿子说他结婚了。之后宋立马通知了孔祥熙,孔气得脸都绿了,嘴里大骂:“孽种,这个孽种!叫他立刻给我回来!” 孔令侃从小就不是普通孩子,宋霭龄生他那年,全家像中头彩。 宋家出了个头胎男丁,整个家族围着他转,吃穿用度都是顶级,哪怕蒋介石、宋子文在场,众人也得让他三分。 他在学校里横着走,别人挤六人间,他住单间;别人按点关灯,他夜不归宿,常年混酒馆舞厅,出手大方,随身跟仆人。 谁要拦他一句,“孔家的大少爷”四个字就能砸人一脸灰。 可玩归玩,他不是没脑子,香港那几年,他擅自设无线电台搜集情报,干了点不大不小的情报活儿。 偏就被日本人盯上,港英政府怕麻烦,直接以“间谍罪”驱逐,蒋介石火了,让他滚回重庆说清楚。 可宋霭龄一听,急了,“不能让小侃惹事”,宋霭龄出面,托宋美龄说情,把事儿压下去。 紧接着给儿子安排出国,说是去美国留学,避避风头、换个身份。 谁都以为事就这么过了,没成想,飞机还没落地,孔令侃就跑偏了。 中途他转道去了马尼拉。理由?谈婚论嫁。 对象叫白兰花,年纪比他大17岁。 真名魏兰英,青楼出身,后来嫁入盛家,是盛宣怀的七公子盛昇颐的妻子。 按说这一层关系,孔家本该避得远远的,可偏偏,白兰花是宋霭龄的牌友,牌桌上能说会道,一口软腔,一身旗袍,曾被夸过“是盛家讨了个福星”。 孔令侃盯上她,不是一时兴起,白兰花阅人无数,气场、手段、风情都压过那些“洋学妹”。 两人私下见过几次,再往后就是单刀直入,他不看她年纪、不问她身份,就要她。 “哪怕家里全反对,我也娶。” 这消息传回重庆,宋霭龄当场发抖,整个人站不稳,扶着桌子骂了一句“造孽”。 孔祥熙更狠,一脚踢翻凳子,咆哮着骂“孽种”,他们不是怕儿子冲动,是怕背后的水太深——白兰花那身份,能把整个孔家脸面踩烂。 一个当红青楼女子,一个名门长子,搅在一起就是丑闻。 孔祥熙火速派人飞马尼拉,连夜给媒体放话:“孔令侃婚讯系误传,尚未成婚”。 另一边派亲信去人,把孔令侃“劝回”,但事已至此,白兰花已怀孕,孔令侃更是一副“谁来都没用”的态度。 那一趟行动最后失败,护卫带着孔令侃走到码头,他突然发疯一样挣脱,嚷着要回去找白兰花。 后来孩子没保住,白兰花小产,孔家才意识到——这事收不住了。 孔祥熙认输,但条件摆得死死的:“你要真想回来,得拿个哈佛硕士学位。” 孔令侃点头,转身就找人代考,弄了张文凭交差。 那几年,他不再沾政事,一心扑在经商,白兰花手段毒辣、眼光刁钻,两人一拍即合,开了扬子公司,靠外贸和资本流转,赚得盆满钵满。 钱有了,路也有了,家里再骂也白搭,他开始把家族资产转移出国,等战后局势变了,孔家几笔大钱都转到了纽约和香港,没被新政权清算。 宋家三姐妹里头,宋霭龄最后默认了这门亲,她嘴上不说,后来白兰花去看病,账是她埋的。 民国结束后,孔令侃一直留在美国。 商场上不混圈子,只做事,外人再提起当年那场婚姻,他一句话堵死:“我愿意,谁也拦不住。” 1992年,孔令侃病逝于纽约,身边只有白兰花,无儿无女,但遗产都留给她。 有人说他是浪子回头,也有人说他一生都不曾低头。 可真翻开他的故事,哪有低头的机会?从头到尾都在逆着走,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 孔令侃这一生,拿命赌尊严,拿爱扛家门。 参考资料: 李敖.《蒋家与孔家》.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
1939年秋,宋霭龄收到儿子孔令侃发来的电报,一看内容却大惊失色,儿子说他结婚了
笑对的风雨
2025-04-12 01:25:51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