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拒绝美国要求,宣布坚持对华货币互换协议,白宫恼火:做出极坏榜样!
4月11日,阿根廷央行网站上的声明称:“阿根廷和中方将货币互换协议的全部激活部分再延长12个月。”而仅仅在8天之前,美特使毛里西奥·克拉弗-卡罗内4月3日表示,美国或停止支持阿根廷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贷款申请,除非阿根廷远离中方,并终止中阿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
这一强硬回应不仅让白宫“恼火”,更暴露了美国对新兴经济体“去美元化”浪潮的无力阻挠。美国此次威胁的“杀手锏”——IMF贷款重组计划,对阿根廷而言是生死攸关的议题。截至2023年底,阿根廷外债规模高达3230亿美元,其中欠IMF的债务为460亿美元,占其GDP的8.5%。
按照IMF规则,若美国动用其17%的投票权否决阿根廷的贷款展期,阿根廷将面临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然而,阿根廷选择顶住压力坚持人民币合作,根本原因在于其经济已陷入“美元陷阱”:2023年阿根廷外汇储备仅剩230亿美元,而2024年需偿还的外债本息达200亿美元。
然而,自2009年中阿签署首个350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以来,协议规模已扩大至1300亿元(约180亿美元),占阿根廷当前可用外汇储备的78%。2023年阿根廷从中方进口的机电产品、光伏设备中,65%以人民币结算,节省约4.2亿美元汇兑成本。通过人民币互换协议,阿根廷绕开美元中间环节,仅2023年就节省债务利息支出1.8亿美元。白宫对此不可能不恼火,因为少赚了阿根廷一大笔钱。
米莱虽然频频示好白宫,但他在经济现实面前不得不转向务实:阿根廷比索2023年贬值超80%,通胀率突破211%,而货币互换协议为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流动性支持。正如阿根廷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所言:“我们选择的是经济生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