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人少吵架
菜粉私信:花花,我又要给你投稿了。我之前问过你我跟婆婆和细狗的关系怎么处,你的回复对我有用。
但最近我跟细狗又处于冷战状态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么多怨气:
看见婆婆总是把剩饭放冰箱里好几天、细狗依然懒得跟猪一样,让他扔个垃圾他都忘、每次出去他都不关灯......看到这些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就吼。然后细狗回嘴,我们就吵架。
你说的那些沟通方法,在这些事情面前,我总是气到想不起来用,我也不想气,都想着离了算了。只能找花花吐槽了。
🌸:嗯,我以前发过的一些沟通方法,你一生气就用不起来,看细狗和婆婆的生活方式不满,你就吼,然后跟家人陷入冷战状态,这就成恶性循环了。
你现在的条件不适合离婚,家人之间那些摩擦也不是大事,只要你别动不动就吼,一切还是可以改变的。那就学个最简单的试试吧!
先把你家的对话场景放出来:
你~细狗,你能不能每次都把灯关了,说你多少次了?(命令式)
细狗~特么的,凶什么凶
于是你俩就吵架了。
但这次,你加个语气助词“呀”试试
你~细狗,你能不能每次把灯都关了呀!”
加上 “呀” 这个语气助词,是不是感觉就亲切多了?细狗听到这样的话,可能就更容易接受。
再来
你~细狗,你能不能每次顺手把垃圾带出去?
细狗~烦死了这婆娘,又命令我
换成
你~细狗,你能不能每次顺手把垃圾带出去呀!”
你看,加个“呀”,语气就柔和多了。
你想像一下,你回到家,说了句“我回来了”,传递出的感觉是:我回来了,但不是很想回来;
但你换个语气助词:“我回来啦”,是不是就给人很开心的感觉?
那么,这些语气助词,什么时候加什么时候不加呢?
我给你举例
比如细狗说:老婆你吃饭了吗?你说吃啦!细狗说老婆你饿了吗?你说饿啦!” .......
在日常对话中,很多时候加上语气助词 “呀”“啦”“呢”“啊” 等,能让沟通氛围更友好。
不过要注意,语气助词的位置和语调很关键。比如 “行啦,懂啦,知道啦,别说啦,烦死啦”,如果用不耐烦的语气说,那还是达不到效果的。
但要是用上扬的二声调,并且带有尾音,像 “行啦~,懂啦~,知道啦 ~,别说啦~,烦死啦~”,语境就会瞬间改变。
总之,你的思维决定着语言,语言只是思维的外化展现。所以,即便学会了这个加语气助词的小技巧,如果思维不改变,你也很难真正改善沟通。
比如,我早上跟细狗对话
🌸~细狗,大风到哪了
细狗~我怎么知道
🌸~细狗,大风到哪啦(啦,二声调,带尾音)?
细狗~我查一下哦,这么大风,你不要出门,别被吹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