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国一架战机被日军击落,飞行员跳伞求生,谁知,竟落到了日军阵地,一群鬼子随即包围了他,可没想到,这位飞行员的举动让日军大为赞扬。 阎海文亲眼目睹了家乡的沦陷。 “九一八事变”使得阎海文对日本侵略者深恶痛绝,决心投身抗战。 他报考了中国最为严格的中央航空学校,凭借突出的成绩,顺利成为一名飞行员。 阎海文的选择并非偶然,他誓言不仅要打回东北老家,更要为国家报仇。 在上海的淞沪战役中,阎海文所在的第五大队承担了空中支援的任务。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飞行员击落了大量日本飞机。 8月17日,他与战友们再次执行对日军阵地的轰炸任务。 在一次猛烈的空战中,阎海文的飞机被日军的高射炮击中,机身被打得遍布弹孔,最终飞机失控。 他果断地跳伞。 然而,风力的强大让他的降落并未发生在中方控制区,而是落入了日军的阵地中。 日军准备活捉这名英勇的中国飞行员。 然而,阎海文并未投降,反而选择了以一人之力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他先是果断开枪击杀几名日本士兵,随后剩下最后两发子弹时,日军的包围圈已越来越小。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阎海文用最后一发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将他葬在附近并为他立碑。 值得一提的是,阎海文的英名不仅局限于中国。 在日本东京,新宿区举办了名为“阎海文展览会”的活动,展出了阎海文生前使用过的飞行服、降落伞和手枪等遗物。 许多人对这位中国空军勇士表达了敬意。 同一批飞行员中,还有很多为人称道的英雄。 沈崇诲的父亲沈家彝是清末民国初期的知名法官,曾在日本帝国大学深造,并且在上海担任过高等法院院长,母亲陈氏则来自贵州的望族。 沈崇诲从小随父亲迁至北平。 母亲,除了基本的读书识字,还常常讲述中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如岳飞和文天祥等抗敌将领的事迹。 少年时期的沈崇诲有着较为暴躁的脾气。 1920年,沈崇诲进入了由民国名将徐树铮创办的北京成达高等小学。 这所学校实施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沈崇诲在这里培养了许多军事素质。 两年后,他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并因热爱体育,成为了校内的体育人才。 面对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沈崇诲逐渐意识到国家的危机。 经过艰苦努力,他考入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进入清华后,沈崇诲努力弥补文科转工科的种种困难。 虽学习成绩优秀,但沈崇诲的兴趣始终没有偏离体育,尤其擅长足球、篮球和冰球等项目。 他还在多次地区和全国比赛中为学校争光。 一次足球比赛中,尽管他在比赛中被球击中,鲜血直流,他仍然坚持比赛,直到比赛结束。 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促使他与同学林文奎组织起义勇军,开始在校园内进行抗议示威。 虽然活动规模不大,沈崇诲由此意识到,单纯的抗议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命运。 林文奎在接受了飞行训练后,向沈崇诲推荐加入航校,而沈崇诲也在思索后决定放弃土木工程的前景,投身于空军事业。 1932年,沈崇诲决定报名参加笕桥航校,他顶着雪夜赶赴北平,在他回到上海探望病重的母亲后,又迅速返回航校开始接受飞行训练。 沈崇诲从空军毕业后,他迅速晋升,并成为了飞行教官。 尤其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沈崇诲所在的空军第二大队参与了多次空袭行动。 沈崇诲和队友们在空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空战,成功击中多个敌方目标。 8月19日,沈崇诲和副手陈锡纯执行了轰炸日军舰队的任务。 然而,在途中,沈崇诲的飞机发生了严重故障,机尾冒烟。 他指示副手跳伞,但陈锡纯坚决留下与他并肩作战。 最终,沈崇诲驾驶着已经无法修复的轰炸机,向敌舰俯冲而下,飞机随即爆炸,沈崇诲英勇殉国。 高志航生于辽的一个富裕农家。 13岁时,他考入奉天中法中学。 然而,1920年,时年13岁的高志航决定投笔从戎。 1920年,高志航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 他引起了张学良的注意,并被选为飞行员。 1925年,张学良将高志航派往法国留学,深造航空技术。 在出国之前,张学良亲自接见了他,并为他改名“志航”。 1926年,高志航从法国学成归国,在一次飞行训练中,飞行器发生故障,他在迫降过程中不幸摔伤了右腿,经两次手术后,右腿留下了后遗症,腿部略短。 1930年东北军整编,张作霖为了培养更多航空人才,聘请了日本空军的军官来进行训练,高志航也随之进入了驱逐机班。 1937年,高志航正指挥部队在洛阳待命,突然遭遇日机轰炸。 在他指挥飞行员准备起飞时,一颗炸弹落在他旁边的飞机上,导致他英勇牺牲。
吕布为什么天下无敌?因为吕布是三国中有记载的身高最高的名将。达到了惊人的2米
【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