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澳大利亚的潜水员戴夫成功潜入283米深的布须曼洞穴,结果在洞底发现了一个摇晃的人影,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戴夫肖,澳大利亚的一位潜水员,最初并不是从事潜水行业的。 在成为专业潜水员之前,戴夫曾是国泰航空的飞行员。 一次意外的度假机会让他接触到了潜水,立马就被这项运动迷住了。 经过多年的辛勤训练,戴夫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潜水界的翘楚。 2004年,戴夫下定决心要挑战布须曼洞穴。为此,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周密的准备。 他仔细研读了布须曼洞穴的地形资料,详细测算了每个深度需要停留的时间,还备齐了多组备用氧气瓶和照明设备。 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探险行动开始了。 伴随着下潜的深入,四周的光线慢慢变弱,水温也开始逐渐降低。 当深度计的读数快到283米时,洞穴里已经完全黑暗,连一点自然光都没了。 这时,戴夫猛然发现前面有个模糊的人影,在水流里轻轻摆动着。 那一瞬间,他的心跳差点停了。 戴夫小心翼翼地朝那漂浮的身影靠近,借着头灯的光,他一眼就认出那是具身穿潜水服的尸体。 尽管泡了多年,但这潜水服的款式和装备的特点,跟戴夫之前听说的那个失踪的潜水员德恩布鲁尔(Dean Brull)的描述简直一模一样。 德恩布鲁尔是布须曼洞穴遇难者之一。 他在1994年的一次探险中消失,从那以后就没再有消息了。 戴夫明白这个发现的重要性。 他立马拿出随身带的防水相机,拍了好几张照片,还仔细记下了发现的具体位置。 为了考虑氧气储备和安全问题,戴夫只能暂时退出洞穴了。 回到水面后,戴夫立即联系了德恩的家人,把照片给他们看。 德恩的家人心里是无比激动,等这一天已经整整十年了。 戴夫向他们郑重其事地保证,一定会全力以赴找回德恩的遗体。 为了兑现这个承诺,戴夫着手准备第二次潜水。 这回,他召集了一队经验丰富的潜水员。 他的老搭档唐负责水面的通讯和紧急救援,其他队员则各司其职,确保打捞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2005年1月的一个早晨,戴夫再次对所有装备进行了检查,确保通讯系统正常运作后,便潜入了深邃的海水中。 当他再次抵达283米深的地方时,这次的场景却与之前完全不同。 海底的泥土被翻动,能见度一下子变得很差。 漂浮的尸体被绳索和岩石缠绕着,打捞起来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就在戴夫忙着解开那缠着的绳索时,突然涌来一股强劲的暗流。这股力道把戴夫和德恩的遗体拖向更深的水域。 就在这个紧急关头,戴夫的氧气管意外缠绕上了安全绳,使得供氧变得捉襟见肘,气体排放也变得相当困难。 巨大的水压和不断减少的氧气让他的思维开始变得迟钝。 水面上的唐察觉到异样,通过通讯设备迅速穿上潜水装备,开始下潜实施救援。 当他抵达设定深度时,水压已经开始对他的身体产生影响。 他发现了戴夫的位置,然而自己也开始感受到氮气中毒的迹象。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唐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 他决定先回到水面寻求帮助。 接下来的几天,搜救队频繁进出布须曼洞穴,盼望能找到戴夫的线索。 就在大家快要失去希望的第三天,距离事故发生地点不远的海面上,戴夫和德恩的遗体终于浮出了水面。 经过检查得知,戴夫是因为二氧化碳中毒而失去了知觉。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始终没有松手拉着德恩遗体的绳子。 海浪的翻滚最终解开了缠绕的安全绳,让他们重新浮出了水面。 德恩的家人非常感激戴夫的无私付出,他们特意为这两位勇敢的潜水员举办了一场庄重的告别仪式。
一个常年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华裔男子,在网上炫耀说:“中国人一辈子都不能理解,什么是
【1412评论】【4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