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大家印象中最穷的国家在哪里?当时大家肯定不会认为是中国,甚至不会认为是最穷的国家之一。 说到1978年,大家印象里最穷的国家可能得票最高的是非洲国家,毕竟那时候课本里、广播里老提“亚非拉人民水深火热”。但世界银行的数据却冷冰冰地告诉我们:中国那年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啥概念?同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是490美元,中国连人家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差距摆在这儿,愣是让人有点懵。当时中国人均一天的收入也就几毛钱,换算成现在,可能连瓶矿泉水都买不起。 可你问那时候的人,他们不觉得自己是最穷的。为什么?因为没对比啊。信息闭塞,外面啥样不知道,家里再苦也觉得是常态。加上国家宣传里老说支援别人,听着好像自己还挺有余力,心里多少有点底气。 那时候的中国,日子确实紧。城里人靠粮票吃饭,一家子挤在筒子楼里,冬天煤炉子取暖,夏天热得睡不着。农村更别提了,土坯房、泥巴路,吃的是粗粮掺野菜,一年到头见不着几回肉。很多人家连电灯都没有,晚上点煤油灯,灯油还得省着用。可奇怪的是,大部分人没觉得这是“最穷”。 为啥呢?一是习惯了,苦日子过久了就麻木了,反正大家差不多,谁也没比谁强多少。二是宣传起了作用,学校里老师讲外国多惨,报纸上说中国在帮别人,心里就觉得:咱再穷也不至于垫底吧。结果呢,数据一摆,现实比想象残酷多了。 更离谱的是,当时中国这么穷,还在往外掏钱掏物。70年代,中国支援过不少亚非拉国家,修铁路、建工厂、送粮食,搞得热火朝天。比如援建坦赞铁路,那是真金白银砸进去的。那时候国内老百姓吃不饱,工人工资一个月也就几十块,可国家硬是挤出资源往外送。 这事儿听着挺矛盾,但背后有逻辑。冷战时期,中国想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拉拢第三世界国家对抗美苏,援助就成了战略牌。老百姓不懂这些,只知道国家有担当,心里还挺骄傲。可回头一看,自己家底这么薄,援助的代价其实是全民在扛。 为啥那时候中国人不觉得自己是最穷的?信息不对称是关键。70年代末,普通人哪知道什么GDP啊,电视都没普及,报纸广播里全是正面消息,外面的真实情况根本传不进来。大家的参照系就局限在身边,觉得日子苦但还能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还有心态因素。那一代人经历过更苦的年月,比如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到了1978年好歹能吃上饭了,心理预期低得不能再低,自然不觉得自己多惨。加上集体主义挂帅,个人苦点累点不算啥,国家强了才要紧。这种想法让大家对“穷”有了不一样定义。 1978年是个分水岭。那年年底,改革开放拉开大幕,中国开始从“最穷”往上爬。政策一变,农村搞包产到户,粮食产量蹭蹭往上涨;城里工厂放开手脚,经济慢慢活了。80年代初,外资进来,乡镇企业冒出来,日子眼看着好起来。 到90年代,中国经济已经不是那个156美元的水平了,2000年后更是腾飞,2010年还超了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头看1978年那会儿,谁能想到呢?从数据上看,当时真是穷得不行,可那时候埋下的种子,后来全开了花。
1978年,大家印象中最穷的国家在哪里?当时大家肯定不会认为是中国,甚至不会认为
墨舞风华姿
2025-04-12 23:12:51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