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熊猫的历史形象,古人绘制的怪诞的“大熊猫”形象,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历

几率幽默 2025-04-13 14:43:28

关于大熊猫的历史形象,古人绘制的怪诞的“大熊猫”形象,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历史知识

📝 明万历年间的大熊猫形象(驺虞)

“驺虞”是大熊猫的别称之一。明万历年间《三才图会》中所画的驺虞更像虎,估计受到前人记述的影响。《诗经》中有“驺虞”记载;《毛传》解说:“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山海经》描述:“驺虞,如虎,五色具一,曰毛长于身”。

📝 宋代的大熊猫形象(貔)

宋本《尔雅音图》中诠释大熊猫:“貔,白狐。其子,穀(一名执夷。虎豹之属。穀,音谷)”。而所配的图更近似豹,这大概是根据前人“虎”与“豹”形象诠释的神似之作。

📝 宋代的大熊猫形象(貘)

宋代《尔雅音图》中又诠释大熊猫:“貘,白豹(似熊。小头,庫脚,黑白驳。能舔舐铜铁及竹。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或曰豹,白色者别名貘)。”但所配“貘白豹”图,却似唐代白居易(象鼻、犀目、虎足)描述的形象。

……

古人绘制的怪诞的“大熊猫”形象,大多根据前人并未考证确切的只言片语,以及讹传的形象再创作。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与大熊猫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形象,向我们生动展示了古人心目中神奇“食铁兽”。🐼

0 阅读:0
几率幽默

几率幽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