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作到103岁才退休的邵逸夫,活到了107岁才安然辞世,死前,他竟还

戴梦维微微 2025-04-13 18:20:10

2014年,工作到103岁才退休的邵逸夫,活到了107岁才安然辞世,死前,他竟还耳聪目明。显然,邵逸夫健康长寿的秘诀,绝不仅仅是有钱那么简单。 2014年,香港娱乐大亨、“电视之父”邵逸夫在107岁高龄安然辞世。 他不仅长寿,还是真正的“老而弥坚”,在103岁那年,他才正式从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退休。 去世前,他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让无数人惊叹:邵老的健康与长寿,是如何炼成的? 有人说,是因为他有钱,可以享受最好的医疗与照护。 但真要论起来,钱固然重要,却远不是全部。 若仔细了解邵逸夫的一生,会发现他长寿的秘诀,其实藏在他每一个平凡的日常里。 邵逸夫的生活,可以用“规律”二字来概括,每天早晨,他都会起床练气功,一练就是45分钟,不多不少,稳定如钟摆。 这不仅让他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也培养出一种宁静、专注的心境。 相比同龄人衰老迅速的身体和迟钝的大脑,他的身体像一架保养得极好的老机器,运行平稳、毫无杂音。 一日三餐,他顿顿不少,但吃得非常清淡,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暴饮暴食。 更难得的是,邵逸夫滴酒不沾,即使在庆功、聚会这种需要“喝一杯”的场合,他依然坚持不碰酒精。 或许这在旁人眼中有些“刻板”,但正是这种几十年不动摇的生活节奏,为他打下了强健的身体基础。 你能想象一个百岁老人,还每天关心公司事务、主持工作会议吗?这正是邵逸夫的日常。 他在影视圈打拼几十年,亲手扶持无数导演、演员走红,开创了香港电视娱乐的黄金时代。 虽然早年已经富甲一方,但他从未选择“提早退休、享清福”。 相反,他几乎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阶段,103岁那年,他才正式从TVB退下来,把事务交给他人打理。 很多人会说:“哎哟,年纪这么大了还不休息?”但在邵逸夫眼中,工作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是生命的延续。 他曾说:“人要有事做,有事做才不会老。”他对工作的热爱,撑起了他的精气神,也延缓了衰老。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怕老,就怕心老。持续保持对事业、对世界的关注,是抵抗衰老的最好“药方”。 除了身体健康、工作勤奋,邵逸夫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积极进取、始终有目标的心态。 退休后,他没有选择无所事事,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 他每天读书、看报、思考,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 即使年岁已高,他依然坚持“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目标”——这一理念,贯穿了他的一生。 这种内在的驱动力,让他无论处在人生哪个阶段,都能活得充实、积极。 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容易陷入“空巢感”和失落感,而邵逸夫从未“退场”,只是把舞台换了一个方向。 很多人知道邵逸夫是TVB的掌门人,却不了解他在慈善方面的巨大贡献。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陆续捐出超过百亿港币,在中国内地修建了数千座“逸夫楼” 无论是学校、图书馆,还是科研机构,“逸夫楼”四个字,几乎成了教育界的一个符号。 他不图回报,不求名声,只希望能真正帮助到年轻人、帮助到社会。这种高尚的人格与无私的奉献,让人敬佩。 而对于他个人来说,这种“向外输出的爱与价值”,也正是一种内在健康的体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能够极大地提升人的幸福感与精神健康,对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邵逸夫活了107岁,这数字本身固然令人羡慕,但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在这107年里,活得积极、规律、有目标、有价值。 他不是“富贵闲人”,而是一个一直在思考、在奋斗、在奉献的人。 他的健康,不是靠昂贵的保健品或医疗手段维持的,而是靠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使命感支撑的。 所以,如果你问:邵逸夫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我想,他自己可能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不过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吃自己该吃的饭,睡自己该睡的觉罢了。” 但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才是最不凡的修行。 如果你也希望像邵逸夫那样,活得长久而有意义,不妨从现在开始,调整生活节奏、找到目标、保持身心清明。 人生下半场,不在于延续年数,而在于活出质量与价值。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邵逸夫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驰骋纵横

驰骋纵横

2
2025-04-13 19:13

活两百岁不还是有死的那天吗

戴梦维微微

戴梦维微微

戴梦维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