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名叫做蔡国栋的台湾老兵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老家看望原配妻子,谁料原配妻子在看到他后,竟然直接打开大门说:“你走吧,我没什么话跟你说了,以后你也不要再来了。”
1988年,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台湾,那些阔别他乡许久的台湾老兵终于能够找回家乡,他或许这些年来时常挂念他的父亲母亲,但是最不能忘记和对不起的就是他的原配妻子。
就在1934年蔡国栋在父母的包办下迎娶了比自己大两岁的隔壁村刘金娥,这个让父母很满意的新媳妇,蔡国栋却不是满心欢喜。
在刘金娥的心里,只要嫁了人就要相夫教子孝顺公婆,满心满眼都是丈夫蔡国栋,因为在那个年代,她没有读过书,但是知道礼数,只想要两口子好好过日子。
就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之时,蔡国栋的心本就不在这个家的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参军,父母劝不住,刘金娥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选择支持,而且为了让蔡国栋不要担心家里,刘金娥撑起了这个家!
地里的农活刘金娥全包了,蔡国栋的父母也被照顾的很好;刘金娥只想着丈夫能够早日归家,但是这一等就是很多年。
刘金娥的家人包括蔡国栋的父母都劝她趁年轻改嫁,不要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可刘金娥就是个“死心眼”,封建下,害怕村里的闲言碎语,也可能心里再也装不下别人,放不下蔡国栋父母。
然而苦苦等候的刘金娥怎么也想不到,她是在“守活寡”!他的丈夫不仅还活着,而且在部队的吃了不少苦头,并且有了一席之地。
也在这个时候蔡国栋认识了一个女孩,她的家世背景,言谈举止和远在家乡为他操持家务的“包办妻子”对比,简直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很快蔡国栋和这名女孩在部队办了婚礼,他觉得这个和他能够谈天说地的人才是真正的妻子。
而他并没有坦白自己还有一个妻子,当即选择隐瞒,直到婚后多年,在一次醉酒后才被提起。
在1949年,国共内战白热化,国民党在节节败退的形势下,蔡国栋也跟着撤退到了台湾,估计他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一辈子,再回到家乡的时候,完全已经物是人非!
来的台湾的生活日子过得很拮据,和新任的妻子共同努力下,生活才好一点,在此期间,他们有了一对儿女,好像曾经一切没有发生过,但是只有蔡国栋自己心里清楚,他对那个远在家乡的思念还有对原配妻子有着深深的亏欠!
终于1949年《告台湾同胞书》,蔡国栋终于能回家,蔡国栋的女儿知道父亲心里的遗憾是什么,于是提出陪父亲回山东老家寻亲。
在蔡国栋风尘仆仆站在村口的时候,他的内心是虚的,毕竟不知道亏欠多年的刘金娥是不是已经不在了,如果在该怎么开口,依然无言以对!
但是这样的尴尬场面还是出现,当刘金娥终于在有生之年再次见到这个魂牵梦萦的丈夫的时候,她可能觉得自己没有白等,但是站在蔡国栋身旁的妻女,一时之间瞬间又把她的心撕碎了。
憋了几十年的话,刘金娥直接语塞,苦等了几十年的丈夫,付出了一辈子的家,到头来只有她自己明白:都是徒劳!
刘金娥回过神来,直接劝退了蔡国栋,让他以后别来了,没什么和他说的。
其实,这次的再见面对于刘金娥来说是残忍的,如果不见,刘金娥会在自己的幻想里度过一生直到老去。
彼时的刘金娥恪守了一辈子规矩,对得起任何人可却唯独对不起自己;蔡国栋看似事业有成儿女双全,但是他会带着一辈子的愧疚无法释怀,直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