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被骗了!二战日本其实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了一个无耻的要求! 1945年9

墟史往事 2025-04-14 13:39:32

我们都被骗了!二战日本其实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了一个无耻的要求!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军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下了投降书,这也象征着二战自此结束。在很多的资料中,都记载着当年日本是无条件投降;但实际上,我们都被骗了,日本并非无条件投降,它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还十分地无耻,而日本敢这么嚣张,和美国有着直接的关系! “无条件投降”最早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他认为:只有彻底摧毁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战争力量,世界才能恢复和平,也就是说要他们无条件投降。 罗斯福的这个提议,得到了盟国的一致同意,在同年11月26日,中国和美国、英国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上,就明确指出:三大盟国将继续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斗,以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罗斯福去世之前,美国政府对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而且还要求投降书要让日本天皇和日军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员都签署,这也意味着,罗斯福要让裕仁天皇在国民面前丢尽面子。 除此之外,日本投降后,还要被当作二战的胜利果实让盟国瓜分,本州岛等中部地区由美国占领,北海道、本州岛北部地区由苏联占领,本州岛西部和九州岛由英国占领,四国岛则给了中国;至于东京和大阪两座大城市也得让四国分区占领。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罗斯福却在1945年4月12日去世,根据美国的宪法,副总统杜鲁门接过了权力,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也发生转变,而其中,负责远东事务的副国务卿格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时美国高层对是否废除天皇制的问题形成了两派,一派是必须废除,这样才能彻底铲除军国主义;一派则是认为要保留天皇制,让他们为美国服务,格鲁也是持这个观点,所以他对坚持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则一直有异议。 只不过当时美国上下都对日本偷袭珍珠港耿耿于怀,且美军对日军的作战,还未进入最后阶段,因此没太发表意见。 但杜鲁门上台的时候,二战已进入尾声,几天后德国就投降了,所以日本问题成为杜鲁门关注的焦点;这件事处理得好与坏,关系到他后面能不能连任的问题。而他对外交事务又不熟悉,能加倚重以格鲁为首的熟悉远东事务的外交人员。 格鲁认为,此时美苏两大阵营的矛盾日益升级,这点在分区占领德国的时候就体现了出来,所以美国对待日本的态度不应该像之前那么地强硬,要让日本成为日后对抗苏联的桥头堡。 德国投降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已经形成,美国为了在远东的利益,准备独吞日本,不再像德国那样,和苏联瓜分,所以杜鲁门改变了之前让日本无条件的决策,也就是说,允许日本进行有条件地投降。 美国非常清楚,日本最为重视的就是天皇问题,因为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犹如神一样的存在,是他们唯一的信仰,所以美国在没有苏联参与的情况下,发布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明示无意摧毁日本政府,而日本政府指的就是日本天皇;虽然明面上仍要求他们无条件投降,但实际上是“军队无条件投降”,日本国家“有条件投降”,至于什么条件后面再详细谈。 虽然裕仁天皇此时也有结束战争的打算,只不过他想投降得体面一点,最主要的是,他想继续当高高在上的天皇,所以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这让杜鲁门大怒;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经研制了出来,于是他直接下令在日本和广岛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两颗原子弹下去,直接炸醒了日本,政府高层决定和盟军谈判,但实际上就是跟美军谈判,因为当时对美国本土有直接威胁的只有美国。 日本提出了四个条件;第一条是保证皇室的地位,第二条是自行处理战犯,第三条是自动解除武装,第四条是除美军外,不让其他盟军占领本土。 这四个条件中,最无耻的就是保证皇室地位,这意味着没有废除天皇制,没有彻底铲除军国主义,无论之后政府怎么改制,只要天皇还在,就是给日后翻盘留下了火种。日本也是看到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知道美国急于解决日本问题,不想让苏联来分一杯羹,所以才让美国给出明确的答复,毕竟《波茨坦公告》上说的比较模糊。 与此同时,苏联见两颗原子弹下去之后,日本快要撑不住了,斯大林担心再不出手的话,恐怕东北都没有他们的份,于是紧急命令百万苏军出兵东北。看到苏联的动作这么快,美国也着急了,基本同意了日本的四项条件,随后裕仁天皇在8月15日宣布投降。 所以,当年日本根本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带着无耻的要求有条件地投降。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