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男子出了5万成为了理发店股东,但理发店一个月销售额26万,却没有给他分红。他向老板讨要说法,对方却说:“理发店在没有盈利之前是不会分红的。”男子很气愤:“我到底是员工还是股东?我就一点权限都没有了吗?就连我玩会儿手机,你要扣我50;我请个假,你也要扣我工资。 “这店到底有没有把我当股东?别的股东是躺着赚钱,我倒好,不仅分红没影,还处处被克扣,我看我就是来给你打白工的!”杭州的李先生(化名)攥着入股合同,站在自己"投资"的理发店里满脸憋屈的说道。 原来,去年他掏出5万元成为店铺股东,本以为能当"甩手掌柜"坐等分红,结果每月看着流水26万却分文未得,甚至连玩手机、请假都要被老板扣钱。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为何成了他口中的"冤大头买卖"? 2023年8月,杭州某商圈新开的"潮尚造型"推出"合伙人计划":顾客出资5万即可成为店铺股东,享受年度利润分红、免费理发服务,还能参与店铺决策。 李先生被宣传语打动,想着"既能赚钱又能享受特权",当场签下入股协议。合同显示,他持有店铺8%股权,分红比例与持股挂钩。 然而入职后,李先生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怪圈。老板要求他每天打卡上班,迟到、玩手机、请假都要扣钱——玩手机5分钟扣50元,请假半天扣300元。 更让他崩溃的是,今年1月店铺流水高达26万,他找老板索要分红时,对方却甩出一句:"合同写得清楚,没有盈利就不分钱。" "26万还不算盈利?"李先生调出店铺支出明细发现,老板将房租、设备采购、员工工资等成本全部计入亏损,甚至连自己的工资也被算进了"运营成本"。"我既是股东又是员工,工资被自己扣掉,这账算得太荒唐!" 记者暗访发现,该理发店的"合伙人模式"暗藏玄机。老板张总(化名)直言:"用分红当噱头拉投资,还能让股东自愿打工,省下一笔人力成本。" 他透露,店铺采用"假亏损"策略:将前期装修、设备采购等一次性投入分摊到每月成本,即便月流水超20万,账面仍能做成"亏损"。 法律人士指出,这种操作涉嫌合同欺诈。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王律师分析:"根据《公司法》,股东享有资产收益权,若公司故意混淆成本与亏损概念拒不分红,股东可通过司法审计维权。但现实中,很多小股东因缺乏专业知识,被'亏损'二字唬住。" 更离谱的是股东权限问题。李先生发现,自己虽持有股权,却无权查阅财务报表,连店铺促销活动都无法参与决策。"签合同时说股东有话语权,结果全是老板说了算。"他苦笑,"现在连员工都不如,起码员工还有固定工资。"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股东变打工人"的案例在美容美发、餐饮行业屡见不鲜。杭州消保委2024年数据显示,涉及"入股分红纠纷"的投诉同比增长37%,多数受害者都是被"低门槛投资+高回报"吸引。 李先生的遭遇经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调侃"这是让股东体验'沉浸式亏损'",也有人建议他联合其他股东集体维权。目前,他已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投诉材料,并准备聘请律师对店铺账目进行审计。 这场"股东闹剧"撕开了新型投资骗局的一角:当"合伙创业"沦为老板收割韭菜的工具,普通人更需擦亮双眼。毕竟,真正的股东不是廉价劳动力,投资也不该变成"既出钱又出力"的冤大头买卖。 对此你们怎么看? 信源:1818黄金眼
杭州,男子出了5万成为了理发店股东,但理发店一个月销售额26万,却没有给他分红。
小张的社会
2025-04-14 16:43:0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