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时最大困惑是什么》
最近看新闻,自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经常收到一些年轻人的私信,倾诉他们遇见的一些人生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些指引,今天我把这些问题整理一下,统一做一些答复。
年轻人的问题:
1、迷茫、困惑、焦虑、孤独感。
2、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3、自卑感与自信心。
4、怎么做自己。
5、感情生活上的问题。
6、抑郁。
一、首先,作为一个年轻人,你们遇见的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问题,都是人生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都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每一个人都是在重复经历了以上这些问题之后,才慢慢走向成熟的。
反过来说,如果你没有经历以上的这些问题,年轻时的工作、情感、生活,一切都很顺利,少年得志,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意味着你在接下来的人生再遇见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犯的错误往往会更大,代价也更大,想要挽回的可能性反而会变得更小。这样的人生例子其实不少,我就不举例说明了。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给出的清晰的建议是:
1、不要觉得自己遇见的这些问题不正常,或是不应该遇见。
2、不要因为自己在遇见这些问题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而觉得自己不正常,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3、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都很正常,迷茫、彷徨、困惑、焦虑都很正常,并且正常到每个人都会重复经历以上的这些正常经历,年轻的时候有年轻时的迷茫、彷徨、困惑、焦虑;中年人有中年的迷茫、彷徨、困惑、焦虑;即使人到了老年,有些人仍然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焦虑。
这些都非常正常。
二、如果真要去探究人生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真相只有一个: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人是逆向生长的,任何成长都从错误中来,从否定自己的过去中来,从自己不想要的人生中来。但是,当我们尝尽了无数的“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成百上千种真实的人生经历之后,我们仍然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所谓成长,所谓成熟,永远是我们累积了无数的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仍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这其实已经是人生的一种很真实的成长和成熟,是每个人很真实的人生状态。多数人到死的时候,仍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甚至,多数人都是带着无数的人生疑问离开这个世界的。所以,人们在活着的时候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人生再正常不过的事。
下面是我过去写过的一段话,建议年轻人多读几遍:
做最好的自己,仍然是从做“别人眼里的自己”而来,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个过程,没有例外。
爱自己,从曾经拼尽全力去爱另一个人而来,没有例外。
依靠自己,从曾经依赖别人而来,没有例外。
任何优秀,都从曾经的平庸而来,没有例外。
你只是还不够好,不是不好,没有例外。
人生只能逆向生长,而后逆风飞扬,没有例外。
三、人生在年轻时,正是想要的东西最多的时候,所以也是遇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最频繁的时候。
“年轻”是人成人之后最早经历的人生过程,这个过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看法会不断地产生变化,频繁的变化意味着在这个人生阶段,一个人遇见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肯定是最少的时候,甚至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或是得出另一种结论,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正是年轻人的困惑和痛苦的由来。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好不容易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找到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干了没有多久,发现这样的工作是自己不想要的,需要讨好领导是自己不想要的,戴着面具的同事是自己不想要的,竞争压力的氛围是自己不想要的,工资待遇也是自己不想要的,毫无成就感的感受是自己不想要的……
好不容易遇见一个相互喜欢的人,等过了热恋期,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人,生活习惯和性格是自己不喜欢的,对方的父母是自己不喜欢的,对方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与自己大相径庭……
时尚和潮流变得是真快,过去喜欢的东西,好不容易到手了,却已过时,不再是自己想要的,苹果手机已经更新到了16代,还会继续更新下去,类似于这样的更新似乎永无止境……
以上可以说是多数年轻人的共同感受。
当今这个世界的一切确实变得越来越快了,生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快速的变化,导致年轻人好不容易到手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两者叠加带来的困惑也就越来越大,我必须要承认,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比我在年轻的时候,难多了。
其实,现代社会已经失速了,快得已经不再自然,已经不受控制,不过人们仍觉得快得不够。
从希望到满足,从满足到厌倦,从厌倦到失望,从失望到迷惑,从迷惑到觉得:人生不过如此,罢了!
以上的人生感受,在我那个时代需要花掉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走完的一种人生认知的流程,现在的年轻人,花几年就已经来来回回走过几趟了。
我特别能理解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身上的彷徨和无助。
四、人在年轻的时候,依靠的是在与各种关系的接壤中来认识自己,来认识这个世界(包括:人与工作的关系,人与商品的关系,人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人与恋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过,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只能通过这些关系去认识这个世界,几乎都会忽略掉认识自己,把自己所遇见的各种不想要的东西,归属于是别人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得出的结论要么是:我还没有遇上和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要么就是就是这个世界不过如此。把这个世界从年少时过份的理想化,反推到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在这里面被忽略掉最核心的问题是:自己遇见的,其实不过是一个还不想要的自己。
年轻时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自己还不是想要的那个自己。
其实无论是人生的哪一个阶段,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最核心、最致命的问题。
哲学也好,心理学也好,宗教也好,都有一个同样的观点:你所看见的世界,其实是你自己的投射;你以为的外面的世界,其实就是你内心的世界;你以为的这个世界的问题,皆是你自己的问题。
不过,年轻人要理解和领悟上面的这段文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人在年轻时眼睛和心灵都是向外看的,不具备一双向内看、可以旁观、能够看见自己的那双智慧的眼睛。
所以,要帮助年轻人真正理解这句:“一切问题不过是自己遇见的,其实是一个还不想要的自己”,就得把这个问题反向推理到一种极致,假设一个人已经完全得了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那么他肯定满足于自己现有的一切,也能对这个世界满意。
那么,他正在做的事情,肯定是他想做的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事业;他爱的人,肯定是自己想爱的人,无论是爱人还是其他亲人;他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是自己想要的一切。
所以,人生其实有一种非常清晰的方向,给自己一个想要的自己,也同时给予了一个人清晰的路径,剔除那些不想要的自己。关键在于,这样的过程必须要是主动的,而不是让不想要的自己总是被动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最终演变成自己种种的恶习。
为此,做人最重要的是能经常看见自己,经常向自己询问:这是不是想要的自己?而不是去追问: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恋人、想要的物品、想要的世界……
五、特别想提醒现在的年轻人,你们现在所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皆是未完成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一个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受教育者应该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是去掌握怎么让自己步入自我成长的方法,能不断以新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能不断去发现和发掘自己新的内在能力,而不是获得某种统一的世界观和答案。
教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他们自身就不具备这样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能力,他们早已停止生长,所以他们没能把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传授给你们。
给自己一个想要的自己,正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核心。
我们想要的那个自己是永无止境的,永远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我最近有把自己写过的一段文字发给女儿,里面是这样说的:
“遇见一个人,或是做一件事,若是能把动机锁定在遇见一个更优秀的自己之上,你遇见什么人将不再是问题,做一件怎样的事也将不再是问题,你的关注点始终在怎么调动起一个更好的自己身上,那么剩下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今天这篇文章并没有去直接解答你们所提的各种问题,就如上面文字所说的一样,如果你们能把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锁定在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之上,那么一切都不会是问题。
———《半山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