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闻讯赶来,见四下无人,迅速解开陆

琴音流转 2025-04-15 12:20:46

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闻讯赶来,见四下无人,迅速解开陆小曼的衣扣,眼前的场景令她惊愕不已,忍不住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翁香光顿时愣在了原地。 很难想象,身上枯瘦如柴、面色暗沉,身穿破破烂烂衣服的女人。 就是当初被人们称之为女神的陆小曼! 想当年,陆小曼可是北平最亮眼的风景线。 胡适称赞她、徐志摩特意为她作诗,就连郁达夫都多次强调她在文艺界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谁知,陆小曼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即便她一生坎坷,可翁香光对她不曾有怜悯之心。 在翁香光的眼里,陆小曼是让父母婚姻破碎的罪魁祸首。 更是让欢声笑语家庭变得毫无希望。 她始终认为,如果陆小曼没有出现在父亲身边,自己的家庭就不会摇摇欲坠。 母亲也不会那么快逝世。 所以,翁香光十分恨陆小曼。 如果不是父亲的原因,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与陆小曼有什么交集。 1952年,翁香光母亲逝世。 直到母亲已经断气,父亲才急匆匆地赶来。 他站在那里看着床上躺着的女人,似乎在看一个陌生人一般。 翁香光看到父亲这个模样,气不打一处来。 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父亲整天不着家,对母亲漠不关心的点滴。 这一刻,积攒多年的怨恨终于爆发出来。 她质问父亲既然不爱,为什么不洒脱一些离婚。 母亲还能舒心几年。 朝着父亲发泄过后,翁香光又找到陆小曼。 斥责陆小曼多年来抓着父亲不放,让本来充满希望的家庭黯然倒塌。 翁香光深知母亲的处境。 为这个家庭忙忙碌碌半生却得不到爱,爱反倒被小三勾走。 在这混乱的关系中,翁香光的母亲就是最大的无辜者。 罪魁祸首则是负心汉翁端午。 但要说陆小曼没有错,显然对无辜者不公平。 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 陆小曼与翁端午相识还是因为徐志摩。 徐志摩还在世时,特意邀请翁端午担任陆小曼的家庭医生。 起初两人的关系还十分正常。 可自从徐志摩去世,事情似乎不受掌控。 得知徐志摩死亡的消息,陆小曼觉得天都要塌了。 她整日沉浸在悲伤之中,不吃也不喝,在院子里一坐就是一天。 自那以后,翁端午借着照顾她的名义,与其住在一起。 明眼人都知道,翁端午对陆小曼动了真感情。 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一个人无法承受,陆小曼没有拒绝。 这段关系整整持续了三十多年。 但前提是不领证。 陆小曼希望自己死后还是徐志摩的妻子。 翁端午虽说有些难过,但还是尽自己最大可能照顾她。 一切生活开支都包揽在自己身上,从不让陆小曼操心钱的事情。 翁端午供养了她的后半生,可始终没能得到一个名分。 就连心都没有。 陆小曼的心一直在徐志摩身上,从遗愿就能看出来。 死前,她唯一的遗愿就是和徐志摩葬在一起,生同衾死同穴。 至于翁端午,陆小曼只字不提。 翁端午比陆小曼先一步离开这个世界。 他弥留之际,握住女儿的手,希望她能接替自己照顾陆小曼。 两个人留下的遗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65年,陆小曼逝世。 翁香光发现,她衣服里面的棉絮都漏了出来。 不免有些感慨。 本以为离世已经够凄惨,没想到,更凄惨的是,与徐志摩合葬的遗愿被徐积锴拒绝。 一来因为徐家从不承认陆小曼是徐家人。 二来则是不配。 在徐积锴看来,父亲死后,陆小曼与翁端午同居数三十年。 没有资格和父亲同穴。 陆小曼一生无儿无女,一直没有人张罗安葬。 还是堂侄出资让她落叶归根。 曾经绝世风华的名媛,沦落到凄惨的境地,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大女儿冲陆小曼嘶吼:你为什么抓住我父亲不放)

0 阅读:0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