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因会议机密被泄露,蒋介石大怒,让秘书长吴铁城彻查此事,沈安娜知道后,主动去找吴铁城,说:“我有一个线索!”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京城里的国民党政府大楼依旧忙得脚不沾地,蒋介石成天关着门开会,满脑子盘算着怎么拿下东北,怎么端了延安老窝。 没曾想刚定下作战方案,解放区的报纸电台就跟长了顺风耳似的,把国民党那点心思全给抖搂出来了。 老蒋气得直拍桌子,冲着会议室吼:"咱们这屋里都是自己人,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当叛徒!"转头就让秘书长吴铁城把所有人查个底朝天,从大官到端茶倒水的小职员,连门口站岗的卫兵都没放过。 可查来查去,偏偏就那个天天埋头记笔记的沈安娜最清白,她每天准点上下班,茶杯都是自己洗,办公室里连张多余的纸片都找不着。 要说这沈安娜,也是朱家骅亲自提拔的人,当年当速记员那会儿,她就凭着记笔记又快又准的本事入了上司法眼。 后来跟着搬到重庆,朱家骅升了官,直接把她安排进了国民党中央党部,蒋介石开重要会议时,总爱点名让这个文文静静的姑娘做记录,宋美龄头回见她就夸:"这姑娘看着就让人放心。" 谁也没想到,这个在蒋介石眼皮子底下干了10来年的速记员,早就是共产党安插的"钉子"。 从1935年打进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开始,她每天把会议内容用速记符号抄下来,晚上回家和丈夫华明之一起整理成情报。 两口子搞情报的法子五花八门:有时候把密报写在草纸上,有时候塞进鞋垫夹层,最悬乎那次是把东北布防图藏在擦手巾里带出去的。 这回国民党内部查泄密查得鸡飞狗跳,沈安娜两口子在家一合计,与其等着挨查准要坏事,不如主动给上头递个"线索"。 第二天一大早,沈安娜就去找吴铁城汇报,说有天开会时闹肚子去厕所,瞧见《中央日报》的记者在会议室门口转悠,说得半真半假,因为记者确实常在会场晃悠,但要真追究起来又抓不着把柄。 吴铁城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立马调转枪头查起新闻口,查来查去揪出个有后台的记者,可既没证据又不敢深究,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风波过去后,沈安娜照旧天天往蒋介石跟前凑,把那些"剿共"计划记得一字不落,她丈夫华明之就带着这些情报满城转悠,遇到盘查就说"给媳妇送生活费",愣是没露出过马脚。 最为惊险的还得是1942年那回,她的上级徐仲航突然被抓,两口子跟组织断了联系整整3年。 那会儿沈安娜白天照常上班,晚上把记下来的情报烧了又烧,直到抗战胜利后,老上级吴克坚重新找上门,她才把攒了3年的重要信息一股脑交出去。 等到了1946年国共谈判那阵子,她的情报成了共产党手里的明牌,老蒋在会上说要往哪儿派兵,延安那边第二天准能见着详细部署,急得跳脚却怎么也查不出内鬼,压根想不到问题出在身边最不起眼的速记员身上。 南京快解放那会儿,国民党开始大清洗,沈安娜借口回老家探亲,带着丈夫悄没声撤到了上海。 等国民党反应过来,人家早就在解放区喝上庆功酒了,整整14年,硬是被她挺了过来,沈安娜晚年躺在病床上说胡话时泄露了天机,昏迷中她老是念叨"我暴露了,快跑",可见那些年过得比走钢丝还悬乎。 当年国民党档案里给她的评语是"勤勉本分",蒋介石到死都不知道,自己那些绝密会议记录早被这个"本分"的速记员抄送给了共产党。 现如今档案馆里还存着张老照片,1948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开会时,后排那个离老蒋就隔几个人的女速记员,正是这位潜伏了14年没露馅的传奇人物。 对此你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周明伟,《潜伏英雄:沈安娜与中共特工战线》,人民出版社,2015年。)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