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目标,真的是为了让美元贬值赖账吗?答案很直接:他真正的意图是通过关税大棒迫使各国购买美国长期国债,本质上是一场金融“明抢”。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针对贸易逆差,实则剑指美国国债市场。截至2025年,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仅利息支出就占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为维持债务循环,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最高145%的关税。这种看似“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金融逻辑——通过制造贸易摩擦,迫使各国为缓解关税压力而增持美国国债。 历史数据揭示了这一策略的真实意图。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时,美国国债的外国持有比例曾短暂上升,中国、日本等主要债权国为稳定汇率被迫增持。 2025年的关税升级同样奏效:尽管中国连续六个月减持美债至7674亿美元,但美国通过“基准关税”和“对等关税”组合拳,迫使越南、柬埔寨等新兴市场国家为规避贸易壁垒而转向购买美债。 这种“以关税换国债”的操作,本质上是将全球贸易体系变成美国债务融资的工具。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正在改变国债结构。2025年3月,美国财政部将3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提高至5%,创历史新高,同时通过“移民金卡”等政策吸引国际资本购买长期国债。 这种“高息揽储”策略,表面上是为了应对债务到期压力,实则是通过长期国债锁定低成本资金,将短期债务风险转嫁给全球投资者。 然而,这一策略正在反噬美国自身。2025年4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暴涨50个基点,引发全球资本抛售美债。 日本、中国等主要债权国虽未直接抛售,但通过“静默期”政策减少新增购买。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本土企业成本激增,可口可乐、大众汽车等巨头因供应链中断被迫暂停生产,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经济的偿债能力。 特朗普的“国债绑架”游戏,本质上是将美元霸权与债务危机捆绑,试图用关税大棒迫使全球为美国的财政赤字买单。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称,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美国肯定受不了,他
【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