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始终提防和不接纳俄罗斯?这么说吧,俄罗斯这种国家有一个毛病,凡是任何对他友善的表示,都会被他视为软弱,都会被他视为可以进一步提出无理要求的试探,他只相信丛林法则,所以俄罗斯短短几百年的历史来看,谁越是打他打的狠他就越是对谁友善妩媚。谁要是把他当个人,对他客客气气的,他就要想尽办法折腾你。 俄罗斯从莫斯科公国到沙俄帝国,再到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领土扩张始终是其核心玩法,彼得大帝为了出海口,跟瑞典打了21年的“大北方战争”,最后抢到了波罗的海沿岸。 叶卡捷琳娜二世三次瓜分波兰,直接把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抹去;苏联时期更是把势力范围推到了整个东欧,这种“能动手就不吵吵”的作风,让西方始终觉得俄罗斯是个不讲武德的邻居。 比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偷偷在古巴部署导弹,差点把世界拖入核战争,2024年俄罗斯又在古巴部署高超音速武器,虽然这次没带核弹头,但依然让美国紧张得不行。 这种“你敢靠近我家门口,我就敢在你后院埋雷”的逻辑,让西方不得不时刻盯着俄罗斯的一举一动。 而且,俄罗斯有个“神奇”的规律:谁揍它揍得狠,它就对谁客气;谁跟它好好说话,它反而蹬鼻子上脸。 二战时,斯大林被希特勒揍得满地找牙,结果战后苏联跟西方合作得相当愉快;冷战结束后,叶利钦想融入西方,结果被北约东扩、经济制裁轮番教育,最后普京上台才直接硬刚西方。 西方和俄罗斯的矛盾,本质上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西方推崇自由民主,俄罗斯则强调主权民主,普京上台后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寡头,控制媒体,被西方批评为威权统治,2005年欧洲议会甚至说俄罗斯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民主国家,这种价值观的对立,让西方始终觉得俄罗斯是个异类。 不过,双方也不是完全没有合作的可能,俄罗斯的能源对欧洲依然很重要,西方的技术对俄罗斯也有吸引力,如果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能缓解紧张局势,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还很渺茫,毕竟在丛林法则的世界里,信任是最稀缺的资源。 西方对俄罗斯的提防,本质上是对其历史基因、外交逻辑和价值观的不信任,而俄罗斯的强硬回应,则是对西方双重标准的反抗。
俄罗斯没有未来,普京之后必然二次解体,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俄罗斯的话,就是一个变形的
【22评论】【4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