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就是孩子身体会不受控制地动,像频繁清嗓子、眨眼、咧嘴巴、摇头、拍手,情绪还烦躁,小动作特别多。 这毛病很麻烦,影响孩子生活和学习,还会因旁人异样眼光,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 现代医学对抽动症的治疗,一般是开精神类药物抑制症状。 但中医没有“抽动症”的说法,而是依据孩子症状判断身体状况,再对症下药,纠正身体偏差。 从症状能看出,抽动症是孩子体内阳气过于“亢奋”。 阳气太活跃,身体就不受控制地乱动,这就是中医眼中的抽动症。 孩子阳气亢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积食化热,食物积在胃肠,郁久生热,致使阳气过旺; 二是阴分不足,无法制约亢奋的阳气。 下面讲讲两种调理方法: 一、积食型抽动症的调理 判断孩子是否积食,可看舌苔是否厚腻、口气重不重、大便臭不臭。 调理这类抽动症,关键是消食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推荐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脾胃虚弱,身体就不稳。 小建中汤源自医圣,能健脾胃、补气血,是调理脾胃的经典良方。 要从根本解决抽动症,调养脾胃是关键。此外,五行代餐粉、四君子汤、麦芽糖等,也有助于健脾养胃,坚持调理,抽动症状就会缓解。 二、阴虚型抽动症的调理 阴虚,通俗讲就是身体缺津液。 阴虚的孩子,舌体发红,常口干口渴、心烦失眠。 调理思路是补充津液,也有两个办法: 1. 芍药甘草汤:芍药养血柔肝,甘草缓急止痛,二者搭配,是补充津液、舒缓抽动症状的良方。 2. 酸梅汤:酸梅汤生津止渴、消食开胃。酸甘能化阴,酸味食物既补充阴液,又收敛亢奋阳气,阳气内敛,抽动症状自然减轻。 玉竹水、三元饮等滋阴的汤品,也都有效果。 除身体因素外,孩子情绪压抑也易引发抽动症。 孩子如同小树苗,需要自由舒展的空间才能茁壮成长。 若生活环境压抑,孩子便无法自在发展。 抽动,是孩子对抗压抑的求救信号。 如今孩子学业压力大,作业多、补习班不断,这也是抽动症高发的原因之一。 家长要保持清醒,切勿盲目跟风,别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应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让孩子身心充满力量。 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抽动症状并非故意为之,而是身体不受控。 过度关注只会让孩子更紧张,适得其反。 总之,抽动症并非难治之症,只是身体阴阳失衡的外在表现。 掌握中医智慧,从积食、阴虚、脾胃及情绪等方面找根源,就能找到治愈孩子抽动症的方法。
抽动症,就是孩子身体会不受控制地动,像频繁清嗓子、眨眼、咧嘴巴、摇头、拍手,情绪
儿科叶冬兰
2025-04-15 19:52:35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