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来到徐悲鸿纪念馆,眼中满是泪水,不顾众人劝阻非要

琴音入梦来 2025-04-15 20:01:19

1956年,9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来到徐悲鸿纪念馆,眼中满是泪水,不顾众人劝阻非要在徐悲鸿先生的影像前跪拜,在阻拦之下才改为深深的鞠躬。 齐白石缓缓直起身子,泪水仍在眼眶中打转,他的手微微颤抖着,仿佛想要触摸影像中的徐悲鸿,却又停在了半空中。周围的人看着这位老人,心中都满是感慨,大家都知道,齐白石与徐悲鸿之间的情谊,绝非寻常。 “悲鸿啊,你走得太早了……”齐白石喃喃自语,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无尽的哀伤。他回忆起与徐悲鸿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探讨绘画艺术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早年,徐悲鸿对齐白石的艺术才华极为赏识,彼时齐白石的画作还未被大众广泛认可,是徐悲鸿力排众议,将齐白石的作品引入主流艺术视野。徐悲鸿曾多次为齐白石举办画展,还亲自为他的画集作序,不遗余力地向世人推介齐白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术理念上,两人虽各有千秋,但彼此尊重,相互切磋,共同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若不是你,我这把老骨头,怕是还在那小胡同里默默无名呢。”齐白石对着影像倾诉着,声音有些哽咽。周围的人静静地听着,不忍心打断老人的回忆。 齐白石接着说道:“还记得你劝我改变画风,尝试衰年变法,那时候我还犹豫,要不是你一直鼓励我,哪有我后来的成就啊。”衰年变法是齐白石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在徐悲鸿的鼓励下,齐白石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开创了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风,终成一代宗师。 此时,一位年轻的画家忍不住问道:“齐老,您和徐先生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情谊,能让您如此动容?” 齐白石缓缓转过身,目光温和地看着年轻人,说道:“孩子,这不仅仅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更是对彼此艺术追求的认可和尊重。悲鸿懂我,他知道我在艺术上的坚持和追求,他是我的知己,更是我的伯乐。” 说完,齐白石再次望向徐悲鸿的影像,眼神中充满了敬意和怀念。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充满激情、才华横溢的徐悲鸿,两人一起在艺术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在离开纪念馆时,齐白石一步三回头,他知道,这一次告别,或许是他与徐悲鸿最后的对话。但那份深厚的情谊,将永远留在他的心中,也留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琴音入梦来

琴音入梦来

琴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