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赚钱后,开着那辆价值300万的豪车荣归故里,谁料刚到村口,一块醒目的牌匾映入眼帘——“王宝强家乡”五个大字赫然在目。这一下,王宝强心里“咯噔”一下,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太清楚名人效应带来的种种影响,这样高调的牌匾,搞不好就会惹来一堆麻烦事儿。他没多想,一脚油门踩下去,直奔村委会找村长理论去了。
回想起二十多年前,1988年,年仅6岁的王宝强,在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后,便对武术痴迷不已。“学武术就能拍戏。”小小的王宝强一脸坚定地对父母说道。这话可把父亲气得不轻,差点就动手打他。
“就算你要打我,我也要去!”面对父亲扬起的拳头,王宝强毫不退缩,眼神里满是倔强。父亲被儿子的这份执着打动,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带着几公斤干粮,父母把他送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在少林寺的日子,那可真不好过。年幼的王宝强每天只能吃两个包子,有时候甚至要在树上过夜,但他对武术的热爱从未减退,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怀揣着梦想,19岁的王宝强来到北京,一心想着能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没背景、没关系,他只能在建筑工地打工,偶尔当当群众演员。站在电影厂门口,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却无人问津。
“不做出点成绩,就不回家。”王宝强在心里暗暗发誓,内心的倔强支撑着他一路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他在6000多名群众演员中脱颖而出,被选中出演电影《盲井》中的农村青年“元凤鸣”,还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金马奖最佳新人奖。
获奖当晚,他鼓起勇气给多年未见的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母亲又哭又骂:“你这么多年跑哪儿去了?我们都以为你没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听着母亲的哭声,王宝强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2004年,他迎来了演艺生涯的重大转折。冯小刚导演邀请他在《天下无贼》中与葛优、刘德华合作。一开始,王宝强还以为这是个骗局,再三确认后才敢相信。走进片场,看到那些大明星,他忍不住在大腿上掐了好几下,确定这不是在做梦。
村长看着怒气冲冲的王宝强,微微一笑,一点也没因为他的明星身份而紧张。“宝强啊,这块牌匾是咱村里人集资建的,就是想表达对你的感激!”
村长的话让王宝强愣住了。原来,乡亲们自发筹集资金立这块牌匾,不只是因为他有名气,更是感谢他多年来对家乡的回报。牌匾上方还有一副对联:“投身影视拼搏海内外,成名艺苑不忘众乡亲。”
“你是咱村的骄傲,是咱村的脸面!”村长接着说,“村里停电,你出钱;家乡有难,你帮忙。这块牌子是乡亲们的心意,要是拆了,大家得多失望啊。”
听完村长的解释,王宝强的怒气渐渐消散,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从《天下无贼》走红后,他在《士兵突击》里饰演的许三多更是让观众印象深刻。但他一直没忘本,没忘那个曾经贫穷的小山村。
农忙时节,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回家帮忙收割庄稼。他给父母盖了高档别墅,让老人过上了好日子。他还为村里修了养老院、托儿所和老年活动中心,让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有了去处。村里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学校条件也改善了,他还打了水井,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
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王宝强在外地工作,得知消息后,立刻和儿子王子豪一起捐款一百万元用于灾区救援。这些善举,村民们都记在心里。
想到这儿,王宝强对村长说:“谢谢乡亲们的厚爱,这块牌匾就留着吧,我会继续为家乡做更多事。”
这一刻,那块曾让他担忧的牌匾,成了他与家乡深厚感情的见证。
2011年,王宝强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当时,杭州一位名叫吴菊萍的母亲,徒手接住了从十楼坠落的小女孩,被誉为“最美母亲”。王宝强得知后,主动前往杭州看望吴菊萍,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这位平凡英雄。
生活对王宝强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他经历了痛苦的婚变,前妻马蓉的背叛让他陷入低谷。紧接着,母亲和哥哥的离世,更是给了他沉重打击。但王宝强没有被打倒,他选择坚强面对,专心事业,用心教育儿子。
“承认错误,接受惩罚,挺直腰板。”这就是王宝强的人生信条。如今,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平衡,与冯清感情稳定,事业也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