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年,徐渭外出归来,听见屋子里有嬉笑声。他悄悄地走近窗户,看到一位20多岁的俊俏和尚,正抱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张氏玩闹。徐渭大怒,闯进屋子质问:“他是谁?”吓得张氏一脸惊恐,连连后退。 那是个寒风刺骨的傍晚,徐渭奔波一日后,拖着疲惫身躯回到绍兴老宅。暮色笼罩下,老宅一片死寂,然而,他刚踏入院子,一阵若有若无的嬉笑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徐渭心中陡然一紧,这笑声陌生又透着莫名的暧昧。他下意识放轻脚步,朝着声音源头 —— 自家卧室悄然走去。 靠近窗户,屋内景象瞬间点燃了他的怒火。只见一位二十来岁、面容俊朗的和尚,正紧紧拥着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张氏,两人嬉笑玩闹,举止亲昵至极。徐渭双眼瞬间瞪得滚圆,胸腔中怒火熊熊燃烧,好似要将整个世界付之一炬。 他再也压抑不住满腔愤怒,猛地一脚踹开房门,暴喝道:“他是谁?” 这声怒吼如平地炸响的惊雷,震得屋内空气都剧烈颤抖。 张氏吓得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惊恐地瞪大双眼,身体不受控制地连连后退,仿佛眼前站着的是来自地狱的恶鬼。而那和尚,恰似一尊凝固的雕像,呆立原地,脸上笑容尚未完全褪去,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僵住。 “你为何与这和尚在此厮混?” 徐渭几步冲上前,颤抖着手指向张氏,声音因愤怒而扭曲变形。张氏嘴唇哆嗦,想要辩解,却被吓得说不出话,只能拼命摇头,眼中满是恐惧与委屈。 和尚见状,企图偷偷溜走,徐渭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他的僧袍,怒吼道:“你这秃驴,今日若不给我个交代,休想离开!” 和尚吓得 “扑通” 一声跪地,连连磕头:“大人饶命啊,小人与夫人真的毫无苟且之事,求大人明察!” 徐渭怎会轻信,他只觉眼前一切是对自己的奇耻大辱,心中怒火愈发旺盛。他将和尚一把甩到一旁,转身又质问张氏:“你说,到底怎么回事?” 张氏哭着喊道:“相公,冤枉啊,根本没有什么和尚,您是不是看错了?” 徐渭看着妻子模样,心中怀疑稍有缓和,但刚刚看到的场景太过真实,深深烙印在脑海,让他无法释怀。 他怒声吼道:“你还敢狡辩,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自那之后,徐渭频频看到妻子与这个和尚在一起。每次他想冲进去抓现行,和尚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徐渭精神逐渐濒临崩溃,整日疑神疑鬼,对张氏满心怨恨。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徐渭彻底丧失理智。 当时,他和张氏躺在床上,徐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妻子与和尚的画面。 突然,他感觉身旁张氏动了一下,紧接着,那个和尚的身影又出现在眼前。怒不可遏的徐渭,想都没想,伸手抓起床边的刀,朝着那个 “和尚” 狠狠砍去。张氏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倒在血泊之中。 直到此时,徐渭才如梦初醒,看着满手鲜血和身旁死去的妻子,他瘫倒在地,放声大哭。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亲手杀死了深爱的妻子。 徐渭被抓到县衙时,整个人失魂落魄,对罪行供认不讳。县令看着这位昔日名满天下的才子,心中满是唏嘘,但国法威严,只能将案件上报。调查过程中,诡异之事发生了。 无论衙门如何彻查,询问多少人,都找不到关于那个和尚的任何踪迹。周围邻居和家人也纷纷作证,张氏向来恪守妇道,从未有过不轨行为。 这时,大家才意识到,徐渭看到的和尚很可能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他的幻觉。那么,徐渭为何会产生如此荒诞的幻觉呢?这得从他早年一段经历说起。 徐渭年轻时,曾前往杭州一座寺庙游玩。那时的他,自恃才华出众,满心期待能得到寺庙僧人的敬重。 然而,寺庙中有个和尚并未对他格外热情,这让徐渭心中极为不满,暗自记恨。一天,他偶然捡到一位歌女遗落的绣鞋,心中顿时生出一条毒计。 他偷偷将绣鞋放在和尚禅房门口,然后向官府告发,诬陷和尚违反清规戒律,与歌女有染。官府未经仔细调查,便将和尚抓起来,施以重罚。 这件事过后,徐渭当时虽觉得出了一口恶气,但随着时间流逝,内心渐渐不安起来。尤其是后来,他遭遇诸多人生挫折,仕途坎坷,多次科举落第,又卷入胡宗宪一案,精神压力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他早年对和尚的愧疚与怨恨,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交织在一起,致使他精神出现问题,产生幻觉。他将对和尚的怨念,转嫁到妻子身上,最终酿成这出无可挽回的悲剧。 徐渭被关进监牢,在黑暗牢房中,他整日以泪洗面,不断反思自己的过错。他悔恨当年陷害和尚的恶行,更痛恨自己亲手杀害无辜妻子。他深知,这一切都是命运对他的惩罚。 所幸,他还有一群真心相待的朋友。在朋友诸大绶和张元忭等人全力营救下,徐渭坐了 7 年牢后,终于被释放出狱。 出狱后的徐渭,仿佛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人。他不再是那个恃才傲物、意气风发的才子,而是一位饱经沧桑、对人生充满绝望的老者。 他孤身一人,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时常沉浸在对往昔的悔恨之中。每到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妻子张氏那惊恐的眼神,以及那永远无法弥补的过错。
1566年,徐渭外出归来,听见屋子里有嬉笑声。他悄悄地走近窗户,看到一位20多岁
小说红楼
2025-04-15 22:00: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