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个项羽式的万人敌,这就是陕西西安临潼人,武器是铁鞭。在明末镇压农民起义战争当中,孙可法先后杀死农民军主要首领点灯子、不沾泥等人。 孙可法这人,出身可不咋地,陕西西安临潼一个穷苦人家,家里没啥背景,小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听说他小时候就力气大,干农活那叫一个利索,村里人都说他天生是个干大事的料。他不光有力气,脑子也好使,为人豪爽,爱跟人聊天打交道,嘴皮子利索,聊起天来总能让人服他三分。 长大后,孙可法一看种地没啥出路,就琢磨着投军混个名堂。那会儿明朝军队正缺人,他投到曹文诏手下当了个游击。这家伙靠着一身本事,很快就混出了头。他那根铁鞭可不是摆设,几十斤重,一般人抡两下就得歇菜,可他舞起来跟玩儿似的,战场上谁见谁怕。他不光会打,还会带兵,懂得看地形、摸敌情,仗打得有章法,部队听他指挥,进退都稳当。 在军里混久了,孙可法名声越来越响。说他像项羽,也不光是吹牛,他那股子猛劲儿和带兵的能耐,真有点西楚霸王的味道。不过,他不是光靠蛮力吃饭的人,脑子灵活,能打硬仗也能玩智取,慢慢就成了明军里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明朝末年,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农民起义满地开花,朝廷忙着到处灭火。孙可法这时候站了出来,带着他的铁鞭,专门收拾那些造反的头头。点灯子、不沾泥、高迎祥这些名字响当当的农民军首领,全栽在他手里。 先说点灯子,这家伙是个夜战高手,带着人半夜偷袭明军,搞得朝廷头疼不已。孙可法不吃这套,他摸清了点灯子的路数,假装营寨防守稀松,暗地里埋好伏兵。点灯子果然上钩,夜里摸过来,结果孙可法带着人反杀过去,手里铁鞭一挥,点灯子的人马乱了套,最后连他自己都没跑掉,被孙可法一鞭子了账。 再看不沾泥,这人打仗滑得很,部队跑得快,抓都抓不住。孙可法研究了一下,派人假装追他,把他引到一条河谷里。谷口早被堵死,高处还安排了弓箭手。不沾泥一进谷,孙可法带兵杀出来,铁鞭抡得虎虎生风,不沾泥想跑都跑不了,最后被活捉,交给明军处死了。 孙可法最牛的一次,是在崇祯九年收拾高迎祥。这老哥带着几万人马在陕西黑水峪晃荡,气势挺吓人。孙可法奉命去堵他,先找了个山道窄的地方设埋伏。高迎祥带兵进来,孙可法一声令下,两边明军杀出来,箭射得跟下雨似的。他自己冲在最前头,铁鞭砸得敌军抱头鼠窜。打了三天三夜,高迎祥撑不住了,最后跟孙可法一对一干起来。高迎祥也不是省油的灯,枪法好,力气足,可惜碰上孙可法这硬茬。两人斗了好一阵子,高迎祥马失前蹄,被孙可法制住,押到北京献了俘。这仗打完,孙可法名气更大了,朝廷上下都夸他能耐。 这些仗,孙可法靠的不光是铁鞭硬,还有脑子。他打仗前总爱琢磨地形和敌人的习惯,设伏、诱敌啥招都用,次次都能抓住对方弱点。这份本事,搁在乱世里,真是少见。 明朝完蛋后,清军来了,孙可法没打算投降。他在陕西拉了个明朝皇族朱辅当旗号,硬扛着跟清军干。李自成打进陕西时,他带着人退到终南山,跟大顺军耗着。后来清军也杀进来了,他还在那片山里跟清兵周旋。1646年,他带着部队围攻西安,想把城抢回来。可惜清军援兵太多,把路全堵死了,他没办法,只能撤到四川五郎山。 1647年4月8日,孙可法在五郎山被清军围得死死的。手下人没剩多少,清兵一波接一波压上来。他还是带着残部守山头,跟清军拼了命。打到最后,他身上中了好几箭,血流了一地,手里铁鞭还抡着,砸倒不少敌人。清兵看他快不行了,一堆长矛捅过来,他吼了一声,拼着最后一口气又干倒几个,才倒下去。清军怕他威名,连他死了都不敢马上靠近,先拿箭和火枪招呼了好一阵,才敢过去抢尸体邀功。 孙可法这辈子,真算得上硬汉。他打农民军也好,抗清也好,从没低过头。明朝没了,他还死守着那点忠义,最后把命都搭上了。这样的结局,挺悲壮,也挺让人敬佩。
明朝文官集团是怎么制衡甚至威胁皇帝的?1.不让皇帝碰军权2.不让皇帝查账
【86评论】【1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