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单亲妈妈组成生活搭子:共同抵御社会、养育孩子的风险】各自离婚后,单亲妈妈朱丹玉和费媛相识,并带着三个孩子住在了一起,成为“一家五口”。她们被称为“离婚搭子”,在社交媒体上常和网友讨论对新型家庭模式的探索。
据2018年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十城市单亲妈妈生活状况与需求调研》的保守推算,全国包括离异和丧偶在内的独抚母亲超过2000万。传统印象里,单亲母亲是一个人拉扯孩子、孤独无助的形象。32岁的朱丹玉和41岁的费媛,却不一样,朱丹玉开朗直接、热情,有些大大咧咧,费媛纤细、沉稳,聊天时会试图探讨深度的话题。她们各自有一个人带娃的魄力,也有柔软、脆弱的一面。
“离婚搭子”的实验并非愿景中那么简单。和婚姻一样,她们要面对差异、分工合作。同时,失去了法律关系的维系,如何确立信任与共识,需要在考验中不断摸索。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都说,她们比过去快乐很多。
四年前,朱丹玉和费媛在工作中相识。彼时她们都已离婚两三年。除了工作,她们聊到生活、家庭、感情。朱丹玉回忆,“那天的对话让我们像得到了精神按摩。”费媛也感到,那天交流中,自己的一些情绪,朱丹玉很容易就能理解。她很喜欢有责任感、有“侠义之范”的人。那次见面,费媛觉得在一个90后女孩的身上看到了这样的影子。
要组成“离婚搭子”,她们多次强调,两个人在经济和精神上首先要独立。“只是因为你们在一起能过得更好,而不是希望依附、寄生。”朱丹玉说。
费媛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两人的三观要一致,求同存异。“我跟朱丹玉的性格差异性很大,但我们的底色是一样的,一定是善良与利他。每个人都愿意付出。”成为“离婚搭子”,朱丹玉说,“我们更多时候像战友,共同抵御社会的风险、养育孩子的风险。”
一起生活,迎面的则是许多细节上的差异。起初,朱丹玉乱放衣服的事让费媛头疼,费媛有些洁癖。朱丹玉觉得,“每个人对家庭的整洁程度的要求不一样,我的耐受度是5天,你的是1天,我们有分歧,那就取个折中。”她和费媛说,以她的房间为分界线,房间里的费媛不管,公共区域她听费媛的。“我们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孩子养好,”费媛说,“我经常跟她讲就是抓大放小。”
朱丹玉后来分析,她们能做到没有很大冲突,也是因为没有那么强的绑定关系,对对方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对于曾经婚姻中的痛苦,她们不愿多展现。现在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有盼头”,彼此的相处也越来越熟悉。
作为单亲妈妈,费媛觉得,“我们俩如果每个人单独在社会上生存的话,都是可以生存下来的”,不过也需要更多的帮助。说到未来,她感到她们还会往前走很久。“我们的利益捆绑很深,这个利益捆绑包括情感上的,人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会有一种互相依赖。你们的亲密关系是在不断进步的,因为我在不断地经营这段关系,她也在经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