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记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询问陈毅是否承认你们中国爱打仗,谁料,陈毅元帅

玲珑说历史 2025-04-16 00:10:58

1965年的记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询问陈毅是否承认你们中国爱打仗,谁料,陈毅元帅直言道:“老子就是好战分子!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就像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伤口,深深印在每个中国人心里。

1919年的巴黎,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屈辱的地方,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本以为能收回被德国占着的山东权益,结果却没能如愿,这让中国人民感到非常失望。

当时的中国代表顾维钧,面对列强的傲慢和偏见,压力山大,他据理力争,试图维护中国的权益,却最终无力回天。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最后的抗争就是拒绝在不平等的条约上签字。

这看似无奈的举动,却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也为后来的中国外交官树立了榜样。

中外记者会上,陈毅的表现既霸气又直率,他说话直接,毫不含糊,让人印象深刻。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很多重建工作,国际形势也相当复杂,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各种挑衅和刁难层出不穷。

1965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在一场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面对外国记者的恶意提问,展现出了中国外交的硬气。

“好战分子?没错老子就是好战分子!”陈毅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他用一种挑衅的方式,回应了西方的偏见。

他明确表示,中国热爱和平,但绝不惧怕战争,这不仅是对挑衅者的有力回击,更是对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的宣示。

毛主席对此事的评价,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心声,中国,不好惹!

中国的外交越来越自信,这背后是国家实力的增强,从曾经的贫穷落后,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军事的强大,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新中国的建立,彻底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让中国更快地接入了全球,经济迅速腾飞。

中国人民的辛勤工作和聪明才智,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也让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

从“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到“不再容忍任何不公正对待”,中国外交理念的转变,体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曾经的屈辱和无奈,变成了今天的自信和坚定。中国外交一贯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努力维护全球的和平与进步。

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姑息任何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

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很活跃,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的智慧和方案。

从气候变化到疫情防控,从减贫到发展,中国都在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助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中国外交的未来,将更加自信、更加负责任、更加开放,中国会继续走和平发展的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的外交政策将更加侧重多边合作,努力推动建立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会继续跟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保护他们的利益,中国会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外交这百年来,变化巨大,就像一部扣人心弦的故事。

从屈辱到强盛,从被动到主动,中国外交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国家实力的提升息息相关。

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将继续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