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24日,白崇禧收到马当要塞的急电,说日军攻势很猛,他连忙给军长李韫珩打电话,接电话的参谋说:“军长昨夜喝多了,这会尚未醒来。” 1938年的夏天,抗日战争打得正激烈,马当要塞成了挡住日军西进武汉的关键点。这地方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长江水道窄,水流急,北边隔江就是湖口,只要守住这儿,日军想顺江而上就得费老鼻子劲了。中国军队在这儿下了血本,修了三级火力炮台,江里布满沉船和水雷,摆明了要让日军撞个头破血流。可谁也没想到,这么硬的防线,居然因为指挥官的荒唐事儿给整崩了。 6月24那天,白崇禧坐镇后方,盯着前线的动静。马当要塞的急电一来,说日军攻势猛得不行,他立马就急了,赶紧给第16军军长李韫珩打电话,想问问情况、调兵遣将。结果呢,电话那头参谋支支吾吾,说李军长昨晚喝大了,这会儿还在呼呼大睡。白崇禧一听,估计气得想摔电话,这都什么时候了,主将还能醉成这样?前线将士扛着枪拼命,后方指挥官倒睡得香,这仗还怎么打? 李韫珩这人,手底下管着精锐部队,按理说责任重大。可就在日军压过来的节骨眼儿上,他居然在要塞后方搞了个“抗日军政大学”结业典礼,请了一堆军官和地方士绅,吃喝玩乐闹到半夜。宴会散了,他直接醉倒,连前线的炮声都吵不醒他。这不是一般的懈怠,简直是拿全军将士的命不当回事儿。指挥所没人拍板,前线乱成一锅粥,士兵们拼死拼活,却连个增援的命令都等不到。 再说前线的鲍长义,他是海军陆战队第2大队的指挥官,带着八百精锐守在马当前沿。这哥们儿真挺硬气,装备齐全,弹药充足,站在炮台上盯着江面,随时准备干仗。日军没走水路,而是从陆上迂回,想从东流方向撕开防线。鲍长义反应快,立马调整火力,带着部队跟日军硬碰硬打了一场。可敌军势头太猛,他的部队扛不住了,急需后方支援。他派人去找李韫珩求援,结果传回来的消息是:军长醉着呢,没人管。鲍长义只能带着手下死守,炮弹打光了就上刺刀,硬是把阵地守到弹尽粮绝。 白崇禧那边也不是吃干饭的,听说李韫珩这德行,赶紧想办法补救。他下令第167师火速增援马当,试图稳住局面。可问题又来了,167师师长薛蔚英之前接到李韫珩的指令,让他走小路行军。这命令本来就够扯,路不好走,部队拖拖拉拉,根本赶不上趟儿。白崇禧的新命令下来时,167师还在半道上磨蹭,压根儿到不了战场。这么一来,前线和后方的配合完全脱节,日军瞅准空子,直接突破了香山、香口这些要地,马当防线眼看着就保不住了。 到了6月25日,仗打得更白热化了。鲍长义的部队在长山阵地跟日军死磕,拼到最后连刺刀都用上了,尸体堆得跟小山似的。可再能打也没用,弹药没了,援兵迟迟不到,他们只能撤。长山一丢,马当要塞彻底完了,日军顺着长江水道长驱直入,武汉的门户就这么被撬开了。这仗输得憋屈,明明防线修得那么结实,硬是被指挥上的乌龙给搞砸了。 仗打完,上面自然得收拾这烂摊子。李韫珩醉酒误事,直接被揪出来收拾了一顿,指挥失职这帽子扣得死死的。薛蔚英更惨,因为执行李韫珩的烂命令延误战机,被判了极刑,连167师的番号都被撤了。鲍长义虽然没守住阵地,但他的拼命劲儿大家都看在眼里,后来还继续带兵打仗。白崇禧作为高层指挥,没直接挨罚,之后还得硬着头皮指挥后面的仗。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只要是被我军包围了,就大多数都难逃覆没的结局?他们
【6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