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许世友回到家中,却发现他珍藏的数十瓶茅台酒不翼而飞。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骂:我的酒呢?哪个天杀的贼偷了我的酒? 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有3大爱好,打仗、打猎、喝酒。在喝酒方面,他尤其喜欢喝茅台。后来,由于物价上涨,他的钱不够买茅台,还曾经买过老家的小烧。 1967年那次茅台酒失窃,成了他生命中一个抹不去的疙瘩。那几十瓶茅台,不是普通酒水,是他多年攒下的心头宝,有些是战友送的纪念,有些是他从外地带回的稀罕货。丢了酒,他那火爆脾气一下就炸了,坐在地上骂贼,声音大得能把房顶掀翻。这事儿后来传遍南京军区大院,成了大家嚼舌头的热门话题。 许世友1905年出生在湖北麻城一个穷苦人家,后来那儿划到了河南新县。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1927年,他参加了黄麻起义,扛起枪上了战场,从此跟革命拴在了一块儿。1930年入党后,他一辈子都在打仗,红军时期冲锋陷阵,长征路上翻雪山过草地,抗战时在山东跟鬼子硬碰硬,解放战争又打下济南战役。仗打得猛,功劳立了一堆,敌人一提他就头皮发麻。 打仗是他的本行,硬气得很。打猎是他闲下来找乐子的法子,扛着猎枪钻山林,追野猪撵兔子,既锻炼胆量又放松心情。可说到喝酒,那是他最放不下的嗜好,尤其是茅台酒。他老说,茅台那味儿浓,喝下去痛快,像是苦日子熬出头的一种安慰。战场上拼完命,回来喝一口茅台,整个人都活过来了。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这酒陪着他从枪林弹雨走到和平岁月,感情深得没法说。 1967年10月,许世友刚在北京参加完国庆大典,回来就直奔家里的藏酒橱。那橱子是他早年找人做的,专门放茅台,上锁严实,钥匙他随身带着。可那天打开一看,啥都没了,几十瓶酒像长翅膀飞了。他气得当场傻眼,扔了钥匙坐地上开骂。那酒不是随便买来的,有些是老战友送的,带着战场上的情分,有些是他跑了好几个地方弄来的限量版,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他在家转了好几圈,查锁、看院子,想找点线索,可啥也没发现。 这事儿一传开,大家伙儿议论纷纷。有人猜是外头的小偷趁夜溜进来,毕竟那年头乱,偷点值钱东西不稀奇。可也有人嘀咕,许世友家锁那么严,外人咋进得来?会不会是熟人干的?军区大院里的人,多少跟他有点交情,知道他爱酒如命,偷起来目标明确。可谁敢惹这位火爆将军?偷酒等于在他心口捅刀子,胆子得有多大啊。他后来气得几天吃不下饭,见人就问酒的下落,还带人翻了院子,连柴房都查遍了,愣是没找到一点痕迹。 丢酒的事儿传到北京,周恩来总理听说了,还特意打电话安慰他,说下次去南京给他带几瓶茅台。这话让他乐了乐,气消了点,可心里那股不甘一直没散。那几十瓶茅台,对他不是钱的事儿,是感情,是回忆,丢了就跟丢了老朋友似的。后来物价涨得厉害,茅台越来越贵,他的积蓄不够使了,买不起那么多好酒,只能回头喝老家河南的小烧。那酒便宜,装在粗陶瓶里,味道呛得慌,跟茅台的醇厚没法比。他喝着小烧,还常念叨:“凑合喝吧,也挺带劲。” 许世友爱酒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年轻时打仗,胜利了喝一口庆祝,失败了喝一口解闷。上了年纪,喝酒的习惯改不了,哪怕医生警告他肝不好,他也摆手说:“酒是老伙计,戒不掉。”晚年身体不行住院了,他没法喝,就让护士拿棉球蘸点酒擦嘴边,闻闻味儿也能过过瘾。这份对酒的执着,跟他打仗的倔劲儿一个样,硬到底。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病逝,80岁。他走得干脆,追悼会在南京办得低调,灵堂里放着他的黑白照片,桌上摆满花。有人提议把他留下的最后一瓶茅台放进棺材,那瓶酒就静静躺在他身边,像个老战友送他最后一程。葬在南京郊外,墓地简单,四周种着松树。每年清明,亲友带茅台来祭奠,洒几滴在墓前,酒瓶越攒越多,成了墓地一道特别的风景。 那次茅台酒失窃,到底是谁干的,没人说得清。外贼偷酒听着合理,可怎么破得了锁?熟人下手有动机,可谁敢冒这险?许世友自己也没查出来,带着遗憾走了。这事儿过去几十年了,还是个谜,勾得人忍不住想猜猜背后真相。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6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