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24日,白崇禧收到马当要塞的急电,说日军攻势很猛,他连忙给军长李韫珩打电话,接电话的参谋说:“军长昨夜喝多了,这会尚未醒来。” 先说白崇禧。这位1893年出生在广西桂林的回民,家里条件一般,但靠着乡绅资助上了学。辛亥革命后,他投身军旅,考进保定军官学校,靠着扎实的军事功底一步步爬上来。北伐战争是他高光时刻,1926年当上副总参谋长兼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带着广西部队打到山海关,战功赫赫。后来跟李宗仁搭档,成了桂系军阀的顶梁柱。抗战爆发后,他重回战场,指挥了不少硬仗,脑子活、胆子大,人称“小诸葛”。不过,马当要塞这事儿,多少给他辉煌履历抹了点灰。 再看李韫珩。湖南人,跟白崇禧一样是保定军校出来的,早年也参加过北伐,后来在国民革命军里混到了第16军军长。1938年,他被派去守马当要塞。这地方是长江防线上的咽喉,战略位置关键得很。可惜,他在最不该松懈的时候掉了链子,成了这场仗的软肋。 1938年6月24日,武汉会战正进入胶着阶段。马当要塞作为挡住日军西进的铁闸门,压力山大。那天早上,白崇禧接到前线急电,说日军攻势猛烈,情况不妙。他赶紧联系李韫珩,想摸清底细,结果参谋支支吾吾说李韫珩昨晚喝多了,还没醒。白崇禧肺都气炸了,但也没辙,只能先想办法救急。 马当要塞的防御本来挺硬核。军方在那儿修了三级火力炮台,江面上还沉了一千多艘船,布满水雷,摆明了要让日军吃瘪。第16军装备也不赖,弹药充足,还有鲍长义的海军陆战队第2大队守着核心阵地。照理说,这配置守个一年半载没啥问题。可惜,关键时刻指挥官拉胯了。 李韫珩对自己的防御体系信心爆棚,觉得日军没个一年半载啃不下来。于是,他脑子一热,在要塞里搞了个“抗日军政大学”,把不少军官调去培训,还定在6月24日办结业典礼,请了一堆人来捧场。这么一折腾,前线岗位空了一大片。结果当天,日军没按套路出牌,从东流方向陆路偷袭,很快就占了香山、香口这些要地。 鲍长义发现日军来势汹汹,赶紧向李韫珩求援,可李韫珩喝得烂醉,根本联系不上。白崇禧得知后,火速派第167师去救场。可问题又来了,他让部队走公路快赶,偏偏李韫珩之前下了个走小路的命令。第167师师长薛蔚英犯了难,最后选了李韫珩的指令,结果小路坑坑洼洼,部队磨蹭半天没到。 前线的鲍长义带着海军陆战队死扛了两天,靠地形和血性打退了好几次进攻。可弹药耗光,伤亡太大,最后只能撤。第16军组织反攻,但乱成一锅粥,没多久就崩了。日军趁机拿下长山阵地,马当要塞彻底失守,武汉的门算是被踹开了。 马当要塞一丢,武汉会战的局势立马恶化。日军沿长江推进快了不少,武汉的压力陡增。仗打完,上面开始收拾残局。李韫珩这回闯了大祸,被蒋介石撤了职,押回去查了个底朝天。第167师师长薛蔚英因为听错命令误了时机,被判了死刑,部队番号也取消了。鲍长义和他的海军陆战队尽力了,撤下来后被调去别处接着打。 白崇禧作为指挥官,尽力调度,可这败仗还是让他背了黑锅。武汉会战拖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中国军队拼尽全力也没守住。这场失利让桂系地位下滑,白崇禧的名声也受了影响。不过他没倒下,战后还当过中华民国首任国防部长。1949年国共内战末期,他跟李宗仁并肩扛了最后一搏,可惜国民政府崩盘,他年底去了台湾,1966年在台北去世,73岁。
1938年6月24日,白崇禧收到马当要塞的急电,说日军攻势很猛,他连忙给军长李韫
混沌于浮云
2025-04-18 19:48:23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