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主席找宋庆龄借了5万美元以解红军之危。宋庆龄二话没说卖房筹钱,如数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4-16 09:08:06

1936年,毛主席找宋庆龄借了5万美元以解红军之危。宋庆龄二话没说卖房筹钱,如数把5万美元汇给了党中央。却不料没过多久,周总理竟把宋庆龄给钱一事告知了宋子文……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终于在陕西的延安会师。 陕北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它几乎没有任何能够支援革命的资源。 红军领导层在一番讨论后,决定将问题的解决寄托于向外筹集资金。 这时,毛泽东写了一封亲笔信,寄给远在上海的宋庆龄。 毛泽东希望宋庆龄能够向她的胞弟宋子文借款5万美元。 自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宋庆龄与毛泽东已有多年未见。 虽然信中未明确提及资金的用途,但宋庆龄心中已有所察觉,红军的困境已经到了必须借钱度日的程度。 她清楚地知道,毛泽东若非逼不得已,绝不会寻求外援。 然而,宋庆龄和宋子文之间的关系早已因革命理念的分歧而断裂。 宋庆龄与丈夫孙中山的革命志向始终不渝,而宋子文则投身于国民党的高层。 为了筹集这笔巨款,宋庆龄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名下的房产典当,并动用丈夫去世后广东省政府留给她的抚恤金。 她咬紧牙关,最终凑齐了5万美元,并迅速通过银行转账寄往延安。 毛泽东收到资金后,专门写信表达感谢。 直到30多年后,在一次与老同志们的闲聊中,毛泽东才得知这个令人震惊的真相。 宋庆龄自幼受到父亲的革命熏陶,参与了早期的政治活动,并且与孙中山一同投身于革命事业。 辛亥革命胜利后,她甚至以英文秘书的身份协助其处理政务。 在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继承了丈夫的革命遗志。 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当时,毛泽东作为国民党代表之一,在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赢得了孙中山和宋庆龄的高度认可。 尽管国民党内部存在许多派系争斗,宋庆龄始终坚持支持共产党的立场,尤其是在孙中山去世后。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宋庆龄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共产党一方,公开谴责蒋介石的暴行。 在这段时期,她不仅为被捕的共产党人士奔走营救,还不畏蒋介石的威胁,继续推动国民党内外的革命进程。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宋庆龄通过撰写《中国是不可征服的》一书,揭示日本侵略者的虚弱。 日本帝国主义对宋庆龄充满仇恨,时刻寻找机会迫害她。 党组织决定将她秘密转移到香港,而毛泽东在得知她的行踪后,也时刻关注她的安危,直到她顺利抵达香港。 到达香港后的宋庆龄,建立了“保卫中国同盟”,并为抗日根据地提供医疗援助。 她通过向海内外华侨募捐,获得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援抗日根据地的后勤。 许多国际友人,如斯诺、白求恩等,都在她的帮助下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 随着日军的不断逼近,香港最终落入敌手,宋庆龄决定前往重庆,准备重新组建中国同盟的中央委员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计划与各界民主人士会面,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宋庆龄。 经过长达18年的分离,两位革命老友终于在重庆相见。 当毛泽东与宋庆龄重逢时,虽时光流逝,但两人依旧默契十足。 然而,宋庆龄依然因个人的原因,对北平产生了复杂的情感。 她的丈夫孙中山便是在北平去世。 尽管如此,毛泽东始终未放弃邀请她前往参加政协会议。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和与邓颖超的交流后,宋庆龄终于决定接受毛泽东的邀请,并亲自前往北平。 1949年8月,宋庆龄终于应毛泽东的邀请,抵达了北平。 毛泽东亲自前往车站迎接她,并热情地表示欢迎。 宋家三姐妹最早离开中国内地的是大姐宋蔼龄。 当时,她和二妹宋美龄一同乘机前往巴西,治疗长期困扰她的荨麻疹。 蔼龄在巴西治病期间,不仅健康未见好转,而且心情逐渐沉重。 1946年,她最终选择定居美国。 在美国定居后,1947年,她向妹妹宋庆龄写信,坦言自己的病情加重,甚至预感到自己可能命不久矣。 而此时,宋美龄在1948年,离开上海,前往美国。 为当时陷入国共内战的蒋介石争取国际支持,尤其是美国的援助。 尤其是1950年,宋美龄与宋子良一同从美国发来信,关心宋庆龄在中国的生活情况,并表达希望能尽可能提供帮助。 然而,这封信也成为她们最后的通信。 1957年,宋庆龄通过朋友向蔼龄传达了一封信,邀请她回国与自己团聚。 然而,1971年宋子文的突然去世。 宋庆龄和宋美龄都计划赶赴美国参加哥哥的葬礼,然而由于中美尚未建交,三姐妹的重聚依旧未能实现。 美龄在夏威夷接到消息后,担心自己会被政治利用,最终决定不再前往纽约,而蔼龄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按计划到场。 

0 阅读:1281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