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巴拿马这次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 巴拿马这波操作,简直是 “反套路” 的典范 —— 前脚刚被美国制裁,后脚就给了华盛顿一个 “爱的抱抱” 中国版。 总统穆利诺一句 “请拿出中国干预的证据”,直接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 “中国威胁论” 破了功。 这背后,既有巴拿马对主权尊严的倔强,也藏着中国反击美国霸权的 “含金量” 正在改写国际规则的密码。 中国在巴拿马的 “钞能力” 可不是虚的,科隆自贸区 70% 的货物来自中国,运河四分之一的通行费进了中国腰包。 当美国还在用 “门罗主义” 思维把拉美当 “后院” 时,中国已经用实打实的合作让巴拿马尝到甜头。 中远海运在科隆自贸区建的 2 万平方米海外仓,让拉美客户下单后 48 小时就能提货,直接把美国迈阿密的转口贸易份额抢了一半。 更绝的是,中国交建承建的运河第四大桥,不仅缓解了巴拿马城的交通拥堵,还把 “中国基建” 的口碑刻进了巴国民众心里。 这种 “授人以渔” 的合作,可比美国只会喊 “保护运河安全” 实际多了。 美国对巴拿马的 “控制欲” 堪称教科书级的双标。特朗普前脚威胁 “收回运河”,后脚又派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推销 “美军重返计划”,结果被巴拿马公共安全部长当面怼回去:“总统说了,不接受军事基地!” 这种屈辱的历史,巴拿马人早就受够了。 1964 年 “护旗运动” 中,巴拿马青年用鲜血夺回运河区的国旗;2024 年,穆利诺在特朗普威胁时直接联合三位前总统发声明:“运河属于巴拿马!” 而中国从毛泽东时代就公开支持巴拿马反美斗争,到如今外交部明确表态 “尊重巴拿马主权”,这种始终如一的立场,让巴拿马在对抗美国时有了硬气的底气。 美国总爱把中国合作说成 “新殖民主义”,但巴拿马用数据打了脸:中国在巴投资的 26 个项目,直接创造了 4.2 万个就业岗位,而美国企业同期只贡献了不到 1 万个。 更关键的是,中国推动的 “一带一路” 让巴拿马从 “运河收费站” 升级为 “拉美物流枢纽”。 当美国还在纠结 “中国是否控制运河” 时,中国已经帮巴拿马建成了拉美首个 5G 智能码头,让运河年通行量突破 5.5 亿吨,收入增长 32%。 这种 “蛋糕做大” 的逻辑,比美国只会 “拆台” 的玩法高明太多。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特意提到华工墓地,这可不是随便说说。 160 年前,5 万华工用血肉之躯参与运河修建,如今巴拿马 15 万华侨华人撑起了当地零售业的半壁江山。 这种历史纽带,让巴拿马人对中国有天然的亲近感。 反观美国,1989 年入侵巴拿马时,扔下的炸弹炸死了 4000 平民,至今巴拿马城还留着 “美军暴行纪念馆”。 当中国在拉美推广 “真实亲诚” 理念时,美国还在制造动荡,这种对比,傻子都知道该选谁。 巴拿马的选择,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求生存的智慧。 美国总以为用关税大棒、军事威胁就能让小国就范,却忘了 21 世纪的国际规则早已不是 “炮舰外交” 的时代。 中国用 “发展换合作” 的模式,让巴拿马这样的国家既能维护主权,又能实现发展,这种 “非零和” 的逻辑,正在重塑全球南方国家的选择。 正如墨西哥学者所说:“当美国还在输出恐惧时,中国已经在输出希望。” 这场无声的较量,或许才是真正的 “历史正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
近来,一则消息令人“深思”。4月15日,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直接“破灭了”
【88评论】【1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