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钮扣,换上铜纽扣,随后将他装入一口普通棺材,这到底怎么回事? 1953年3月5日深夜,苏联迎来了一个“噩耗”,被称之为“民族领袖”的斯大林永远长眠,第二日清晨,斯大林去世的消息向苏联全面传播。 斯大林如同睡着了一般,只是再也没有“机会”醒来,他的灵柩被陈列在联邦议院,告别仪式持续了整整3天3夜。 经过苏联一众领导的商议,将斯大林安葬在列宁墓中,然而,在1961年11月的一天深夜,存放斯大林遗体的水晶棺突然被抬出…… “斯大林生前违背列宁遗嘱,不应该被葬在列宁身旁!” 赫鲁晓夫声音低沉而又严肃,向众人宣布了一个“事实”,而这便是他执意将斯大林水晶棺移出列宁墓的理由吗? 在进行这一“秘密行动”之前,赫鲁晓夫作为苏联的领导人,在苏共代表会议之上,宣布了这一项重大的决定。 “这怎么行,万万不可啊!” 苏联众位领导议论纷纷,对赫鲁晓夫这有些“仓促”的决定提出质疑,众人眼神晦暗不明,在心中思考着什么,而他们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当初那一幕…… 那是1943年,斯大林做出了一项决定:枪决列昂尼德! 列昂尼德是赫鲁晓夫最为疼爱的一个儿子,得知斯大林的决定,赫鲁晓夫瞬间慌了神,再没有了往日的果决与从容淡定。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赫鲁晓夫跪在斯大林脚下,且两次下跪,额头上耀眼的红触目惊心。 为了让斯大林手下留情,赫鲁晓夫放弃了所谓的尊严,然而当他充满祈求的眼神望向斯大林的时候,等来的只是斯大林一句:“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这句话让赫鲁晓夫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勇气,55岁的赫鲁晓夫仓促前往刑场,看到的是儿子列昂尼德那具冰冷的尸体,脸上尽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只是在那之后,赫鲁晓夫似乎忘记了所有的悲痛,他一如既往的工作,甚至再没有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那个被枪决的儿子。 但往日赫鲁晓夫跪在斯大林身旁磕头求情的那一幕,却印在了很多人脑海中…… 众人的思绪渐渐回笼,他们心中涌现了一个可怕的想法,但谁也不敢戳破,赫鲁晓夫做出的决定不容更改,在一个深夜,莫斯科红场全面警戒。 士兵们严阵以待,神情庄重而又肃穆,他们收到紧急命令,务必在天亮之前,将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 这是一个秘密决定,在当时,只有苏联一些极为重要的领导知情,赫鲁晓夫的意思很明显,一定要将影响降到最低。 斯大林对苏联做出的贡献很大,影响也十分深远,斯大林在位执政29年,让苏联成为世界大国。 即便后来去世后,有一些关于他不好的言论,但那些“流言蜚语”与斯大林曾经做出的成就相比,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若是将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势必会引起不小的动荡,为了表面的“风平浪静”,赫鲁晓夫一锤定音,动手务必要快、准、狠、让过去彻底成为过去。 按照赫鲁晓夫在会议中所说的流程,卫兵们有条不紊地进行,他们将陵墓用胶合板围住,用来隔绝视线,而后小心翼翼将斯大林坟墓挖开,直到那副水晶棺展现在众人面前。 几名军官立刻上前,他们伸出沉重的双手,缓缓打开了那具尘封了8年之久的水晶棺,斯大林的遗体陈列其中,遗容未变,依旧如同睡着了一般。 水晶棺打开后,一名军官迅速剥去斯大林军服上那象征着往日荣誉的金钮扣,而后换上一枚不那么起眼的铜纽扣。 原本精心打造的水晶棺也变成了一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棺材,棺材被迅速“封”上,而后被抬出,转移到别的地方。 这个过程极为迅速,从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再到遗体转移,只用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众人不知情的时候,红场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
桃花映面红
2025-04-16 14:22: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