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平顶山惨案,3000多村民只有54人侥幸存活 1972年,一位名叫中林良夫的日本记者来到中国辽宁省抚顺市平顶山村。4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骇人听闻的惨案,但在日本国内,关于这场惨案的真相却一直被刻意掩盖。中林良夫此行的目的,就是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平顶山惨案遗址的发掘过程,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重见天日。 1932年9月16日。那一天,日军以镇压抗日武装为借口,纠集200多名士兵,将平顶山村3000多名手无寸铁的村民集中到村外的山崖下。 村民们做梦也没想到,等待他们的竟是一场残酷的屠杀。日军用机关枪对着人群疯狂扫射,顿时哭喊声和枪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极其惨烈。有的村民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当第一轮扫射结束后,日军为了确保没有人幸存,竟又让一个伪军高喊:"日本人走了,大家快跑!"那些只是受了轻伤的村民一听,纷纷从地上爬起来逃命,哪知日军又是一阵密集的枪声,将他们再次打倒在地。 屠杀结束后,日军为了掩盖罪行,将遇难者的尸体集中起来,浇上汽油焚烧,并用炸药炸塌了山崖,企图埋葬这段令人发指的历史。整个平顶山村也被付之一炬,化为一片废墟。 这场骇人听闻的屠杀,发生在日军铁蹄下的东北。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老百姓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惨案发生后,幸存者不敢声张,生怕遭到日军的报复。在3000多名村民中,当时只有100多人奋力逃脱,但其中不少又因伤势过重而死去,最后幸存下来的,只有54人。 中林良夫用镜头记录下平顶山惨案遗址发掘的过程后,将这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带回日本,通过电视台播出。当年那些令人心碎的画面再次出现在屏幕上时,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巨大震动。人们这才意识到,40年前在中国东北,竟发生过如此骇人听闻的暴行。 在那场骇人听闻的屠杀中,有一位名叫郑殿龄的村民侥幸逃过了日军的枪口。郑殿龄当时已经40岁,有妻儿9口人。当日军的枪声响起时,他本能地抱起大儿子想要逃跑,却眼睁睁地看着怀中的孩子头部中弹,当场死亡。郑殿龄自己也腿部中枪倒地,躺在血泊之中装死,才幸免于难。 当郑殿龄再次睁开眼睛时,看到的是遍地的尸体和弥漫的硝烟。他强忍悲痛,跌跌撞撞地回到村里,却发现家园已变成一片废墟。无奈之下,郑殿龄只能和其他幸存者一起逃离家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逃亡的路上,由于缺医少药,又有很多人因伤势过重而相继去世。最后,3000多名村民,只剩下54人活了下来。而这些幸存者,由于害怕日军的报复,长期都不敢提起"平顶山"三个字。直到抗战胜利,他们才敢向外人讲述当年的惨况。 郑殿龄在逃亡途中,曾一度躲藏在一位善良村民家中。主人家冒着极大的风险,将他收留下来,甚至不敢带他去医院治疗,而是请来一位亲戚帮助疗伤。这位亲戚见郑殿龄为人忠厚老实,最终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郑殿龄就这样与妻子白手起家,重新开始了生活。 大难不死的郑殿龄,心理上却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惨案发生后,他变得郁郁寡欢,经常噩梦缠身。直到1953年,年仅61岁的郑殿龄就离开了人世,没能等到平顶山惨案昭雪的那一天。 郑殿龄的后人郑长贵,出生于父亲逃难后成立的家庭。他从小就听父亲讲起过往的种种,那些经历,成为郑长贵永生难忘的记忆。2019年8月,已经80岁高龄的郑长贵专程前往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向父亲和众多死难的乡亲致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多次派员来到郑殿龄等幸存者家中,详细询问当年惨案发生的经过。1951年,平顶山惨案纪念馆落成,抚顺市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缅怀死难的3000多名乡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国内流传着多个版本的平顶山惨案记述,人们对真相也是一头雾水。甚至有参与屠杀的日军谎称,当时平顶山及附近居民总数才1400人,死难者应该在600人左右,企图抵赖罪行。 直到中林良夫的影像资料公诸于世,日本民众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些有正义感的人开始自发调查真相,呼吁政府正视历史,承认罪行,向死难者赔罪道歉。但日本政府仍未拿出诚意,平顶山惨案真相未能昭雪,死难者亦未能安息。
1945年,日军被苏联红军被押往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后来,活下来的日军战俘哭着回忆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