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渊不提前赐死李世民?
李渊:传旨,李世民罪大恶极,立刻赐死!中书省立刻草拟诏令!
尉迟敬德∶将士们,你们吃谁的饭? 玄甲军∶吃秦王的饭! 尉迟敬德∶将士们,你们穿谁的衣? 玄甲军∶穿秦王的衣! 尉迟敬德∶将士们,你们的命是谁的? 玄甲军∶是秦王的!是秦王的!! 尉迟敬德∶你们这一切是谁给的? 玄甲军∶秦王给的!秦王给的!! 尉迟敬德∶将士们,现在有人要谋害秦王该怎么做? 玄甲军∶砍死他!砍死他!!砍死他!
虎牢之战是唐初唐军与河北割据势力窦建德在虎牢关的一场大决战,当时唐军正欲削平割据河南的王世充,窦建德来援。唐军避敌精锐,疲敌制胜,一举击败了窦建德的“夏军”,并俘虏“夏王”窦建德,使得“大夏”政权随之瓦解。
隋大业十三年(617),隋朝的统治几乎土崩瓦解。镇守太原的李渊趁隋炀帝杨广巡游江南、群雄并起之际,夺取首都长安,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尊杨广为太上皇。大业十四年(618),杨广在江都(今扬州)因兵变被杀,李渊于是废杨侑自立,改国号为唐,正式建立起了新政权。
唐朝初建,各地的割据势力还很多,其中以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势力最大。王世充原为东都留守官,他拥立杨广的另一个孙子杨侗为帝,延续杨隋一脉,不过实际大权尽落王世充手中。隋炀帝死后,王世充也抛开杨侗,自己称帝,国号郑,并利用唐军在河东作战无暇顾及东部的机会,夺取了唐朝在河南的部分土地。
李渊为夺取中原,采取先郑后夏(窦建德建立大夏政权)、各个击破的方略,唐武德三年(620)七月,唐高祖李渊命令李世民领兵8万向东攻打王世充。同时派遣使者与窦建德言和修好,使他保持中立。王世充从各州镇挑选勇士聚集洛阳,命令他的三个侄子分别镇守襄阳(今湖北襄阳)、虎牢、怀州(今河南沁阳)等重镇,命令他的兄长、儿子防守洛阳,他亲自率步骑3万迎击唐军。 李世民率步骑5万进军慈涧(今河南新安东),王世充被迫撤回洛阳。
李世民于是决定先扫清外围然后攻城,经过8个月的作战,唐军攻克回洛城,并占领虎牢,河南50余州相继归降。李世民率军进逼洛阳,经过一番激战,将其合围。王世充困守孤城,缺乏粮草,民心颓废,几次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得知洛阳危急,怕唐灭郑后危及自己。于是率兵10余万西进,连续攻克管城(今河南省省会郑州)、荥阳(今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进到虎牢的东面。
李世民与部下商议对策,部将多主张退避。他力排众议,决定分兵围困洛阳,占据虎牢要地,阻止窦军向西进军,一举两得。由于虎牢地形险阻,窦军不能前进,驻扎了1个多月,多次作战不利,士气低落,将卒思乡。李世民得知,引诱他出战。窦军果然全部出动,李世民下令骑军队直冲入窦军。窦建德正和群臣议事,唐军突至,前后夹击,阵势大乱。唐军追击30里,俘获5万多人,窦建德受伤被俘。李世民回军洛阳,王世充就投降了。
此战,李世民围城打援,避锐击惰,奇兵突袭,一举两克。至此,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基本完成。 虎牢关,又名虎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虎牢关南连蒿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三国时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名声大振。
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虎牢关。春秋鲁襄公二年(前571),晋悼王会诸侯于戚以谋郑,用孟献子“请城虎牢以逼郑”之计,开始在此筑城。
xbyf
太宗是我最崇拜的皇帝之一,但吹之前也要看看李世民当时多大,他才18岁,小P孩。真正立下开唐战功的是秦琼,生擒尉迟敬德,灭刘黑挞,平王世充,开唐第一功巨。封护国公(也做胡国公,护胡通假字),上柱国,人臣极限。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曾言:李家能有江山,实赖胡(秦琼)、鄂诸公。 秦琼功成身退,称病十几年不上朝,也不参与兄弟相残的玄武门之变,故凌烟阁排位低。但秦二爷去世后,得以陪葬昭陵,专享石人石马,是长孙无忌,尉迟,包括所谓战神李靖等等得不到的礼遇。
叶黄素 回复 04-17 21:19
你从哪看秦琼不参与玄武门之变????
大脚仙 回复 04-19 06:27
秦琼只是一员猛将而已
guwuyilei
因为朝局平衡,李世民死,太子无人制衡,被逼退位也是迟早的事……当时只能寻错削嫡子的权力,包括太子等,其实也在做,但忽略了守宫门的九门提督出问题了……是李世民的卧底,……